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6)
作者:浪子刀      更新:2022-12-26 14:00      字数:9981
  在大规模增加步兵师团的同时,空军继续大规模的扩编,很多只有几百小时驾驶经验的飞行员也被推上战场,边战边练。

  依靠国内的生产能力,空军迅速增编到27个师,集中部署在土耳其国内和中俄战场,并利用重型轰炸机的优势,不断深入战场打击德军的补给线。

  在基本能够满足国内主力74个师的装备部署的情况下,中国制造的75mm迫击炮、120mm口径榴弹式迫击炮、30mm转轮式榴弹发射器、122mm自行榴弹炮、中型主战装甲车tza-4、步兵装甲车tzb-4及其改进战地通信车、冲锋枪cm1905b开始大量输送往英法联军。

  负责镇守国内的江淮师团、西南师团的部分主力师集中整编成35万人的南线第四集团军,开始大规模进入巴尔干战场。

  高加索中线集团军迅速集结扩编,新增21个师的步兵部队,准备协同主力和西北战线在察里津汇合,为提前围攻莫斯科做准备。

  国内的工兵、工程力量,还有大量的波斯、哈萨克民工都被集中起来,抢修哈萨克干线和高加索干线,为确保在围攻莫斯科期间至少有三条铁路进行补给做准备。

  1915年4月,李开邺的西北战线调集了两个集团军南下,强攻察里津,继续利用大规模的空军强袭,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穿插进攻,还有完全超过俄军三倍规模的火炮部队。

  俄军在察里津布署了大量的兵力,双方相互纠结,直到6月,李开邺才完成在察里津的歼灭战,南下和波奥联军、冯国璋的中线部队南北夹击高加索俄军。

  7月中旬,俄军在高加索的六十余万部队被迫撤回克拉斯诺达尔,遭到李开邺提前部署的伏击和空军狂轰。

  这一次,在克拉斯诺达尔,双方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空军战役,俄军缺乏足够的战斗机研制技术,目前主要是从德国引入福克系列的战斗机。

  国内空军此时已经开始换装f-104猫鼬战斗机,强大的战斗机姓能使得这一次大规模的空军歼击战完全倒向了中国,740架f-104轻松将俄国的一千多架福克系列战斗机撕成碎片。

  几乎每一天的空战,俄军都要损失数百架战机,自损率高达50%,而中国空军的自损率则不足15%。

  中国在过去十几年的准备工作中还是明显强于俄军,两国工业生产能力和水平更不在一条线上,陆军和空军的军员素质也明显高于俄军,战役指挥官的能力也相差较大……这些原因集结起来,使得俄军虽然有复仇的志向,却在一年之内折损殆尽。

  1915年7月底,俄军兵力全面损耗,被迫战略收缩到莫斯科周边区域,德军也不得不增援三十余万人的兵力。

  随着德军总动员,只需要一面作战的德军迅速扩大战果,在法国战场,德军强行占领巴黎,中国在法国的空军还未来得及发力,就被迫和英法联军一起撤到波尔多地区。

  1915年8月,冯国璋在波奥联军的支持下,开始进攻库尔斯克和基辅,李开邺进攻喀山和诺夫歌德罗。

  两路军队长驱直入,9月底,中线部队集中在布朗斯克和图拉,负责围攻莫斯科的南线,同时掐断德军继续增援的可能,李开邺则从诺夫歌德罗、梁赞、伊万诺沃三个地区发起攻势。

  在梁赞州,李开邺大量修建空军基地,开始对莫斯科实施空中打击,消灭莫斯科最后仅有的飞机,对莫斯科实施大规模的轰炸。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俄军在正常战争都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化学武器,所以,此次的莫斯科轰炸中,胡楚元作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