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战后的新世界局势(4)
作者:浪子刀      更新:2022-12-26 14:00      字数:5524
��地区,英美就远东战争条约结束,曰本国家地位问题也进行了新的讨论,分明是要重新利用曰本牵制中国。

  一系列的争论中,布鲁塞尔会议已经成了一个新的战场。

  整个会议从1917年3月一直开到了5月底,以中国为主体的亚洲阵营才和英法美阵营达成最终的一致,德国最终总赔款为72亿英镑,以德国财政年度收入的37%为偿还款,无限期,年息3%,直至还清为止。

  英法对中美两国的债务转让给德国承担,包含在72亿英镑的总赔偿款中,最终计算结果,德国对华赔偿总额为14亿英镑,具有优先赔偿权,同时,中国又必须支出17亿英镑做为对德贷款,以确保德国能够最终完成总赔款计划。

  在整个国际局势,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分别摆脱了中英两国的保护权,成为完全读力的国家。

  英国重新承认阿富汗王国为波斯的保护国,波斯成为波斯联合王国,拥有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阿富汗三个自治邦,奥斯曼帝国则拥有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利比亚六个自治邦。

  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做为非伊斯兰教国家,从两个帝国中脱离,成为读力国家,但在军事和经济上,仍然属于中国、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王国的亚欧同盟。

  乌克兰、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维利亚、波斯尼亚同样属于亚欧同盟。

  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属于法国的欧洲大陆阵营,各国签订统一的互保协议,防止德国的崛起,以及对各国的威胁。

  基本上,谁打下来的地区就属于谁的阵营,谁负责在该地区驻兵和维持。

  在非洲利益上,在中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坚持下,英国承认埃及、苏丹读力,做为埃及读力的基础,在中国的坚持下,苏伊士运河成为中英法埃四国监管,四国成立共同的运河管理公司经营运河。

  尼曰利亚、喀麦隆、贝宁、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塞拉利昂、刚果、赤道几内亚、加蓬、安哥拉、莫桑比克、圣多美群岛、科摩多群岛、吉布提属于中国海外省,其余地区则基本被英法瓜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世界范围内的两个大阵营就已经分裂开,美国虽然没有得到多少殖民地利益,却得到了其他列强不和美国竞争南美洲的承诺,同时,美国也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之一。

  做为对中国出兵攻打德国的承诺,英国原先同意将新加坡、马来地、缅甸地区转让给中国,而中国将莫桑比克转让给英国。

  在两大阵营开始分裂的情况下,英国最终反悔,只将新加坡地区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转让给中国。

  在中东,中国占据着面积最为庞大的阿联酋(包含后来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巴林、卡塔尔四个国家),英国维持在阿曼、也门的宗主权。

  英国同意印度国内的伊斯兰地区分治,巴基斯坦、孟加拉分别读力出来,但仍属于大英帝国。

  中英长期的合作基本到这一阶段就走向了不可避免的分裂,英美成为新的同盟,法国在欧洲大陆试图建立自己的体系,美国继续推行“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政策。

  在非洲、亚洲的问题上,中英的冲突已经大于合作,在南美洲的问题上,中美的竞争也大于合作。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已经不再是英国的单极霸主世界,而是中英美法四大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