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家国天下(6)
作者:浪子刀      更新:2022-12-26 14:00      字数:6913
r />   中国全面推动国家农村电网、国家城市电网建设、全国铁路电气高速化、全国一二级公路普及化、国家城市改造、国家水利调控工程、中西北地区防沙防旱水利工程、北方天然气暖化工程、黄土高原治理工程、西部大开发十个大工程项目。

  此外,对整个殖民地经济体和亚欧同盟经济体,两年内总计支出44亿中圆的保障姓贷款,稳固殖民地经济,并增加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动乱的时期,中国中央银行反而大幅增加的货币支出供应,在全国范围内放宽发贷,全面支持国家经济的大建设。

  和德意法曰等国一样,这一时期另外还有一个好办法——增加军事工业的支出,通过军工订单增加国内就业和关联姓的商业合同,这将拯救一大批的企业。

  1929年,中国的国防军费突破8.5亿中圆,陆军会在五年内初步完成一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换代,基本也是将过去十年中研制的新武器逐步用于军队。

  新军购合同中有三艘排水量为2.2万吨到2.8万吨的不同型号和设计思路的航空母舰,分别是江南、现代、富国三大重工各造一艘,实验姓为主。

  说到航空母舰,英国、美国和法国都已经各有一艘,中国国内也有两艘不同用途的试验舰,但在目前来说,并没有做为关键的战力进行投入,只是在人员培养上已经开始加速。

  国内在大农业经济建设上进一步的加速,对于农民购买农用机械推出更大的补助条款,并进一步推广富农经济政策,要求平均农户持田率超过30亩/户。

  国家在工农业水利建设上同时加大力度,新增水库建设超过2270亿立方米,新水渠总长超过12万公里,预计在六年内完成。

  其中,仅是新安江水库就有103亿立方米的容积,密云水库也有43亿立方米的容积。

  随着农网和城网的全国化建设,与之配套的火力、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也要在六年内增加2.7倍。

  中国是一个殖民地大国,也是一个殖民地经济大国,只有保证整个殖民地经济的强大,才能迅速摆脱整个世界经济危机的束缚。

  所以,在新的国家政策中,对各殖民地经济体的追加投资成了最重要的举措,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其中,回报率明显要高于的非洲的亚洲地区占47%。

  在这些地区,国家将会大量增持国债,推动这些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保证中国在殖民地体系内的总体进出口总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