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员长蔡锷(3)
作者:
浪子刀 更新:2022-12-26 14:00 字数:4410
胡楚元细心的化解了一些尖锐的刺,还算顺利的在党内保证了李开邺和蔡锷的上台。
……在最终离职之前,胡楚元在任内连续批发了一百多份军事委员会命令,开始正式的有力的运转整个国家机器,向着战争和胜利迈出更大的一步。
绝大多数的工作继续隐秘进行,比如说,增加高中生的招收比例,在军队内部开设准军事院校级别的士官函授进修学校,秘密在军队内部增加更多的准士官。
国防青年军体系秘密增加扩编,开设长达七年制的青年士官培养系统课程,初中生入学,毕业后就是少尉。
航空母舰体系、新飞机体系、导弹和火箭炮系统、多方位雷达预警系统、核武器、潜艇、化学武器、无线电保密通信系统是八大绝密系统,继续在国家军事工业研究院和更加保密隐蔽的208工程院加速展开。
中德军事合作进程开快,且继续维持在高度保密的程度。
也有一些是半公开的,比如新战列舰建造计划、新坦克、自行火炮、机械化部队的整体改建,包括亚欧同盟内部的军事强化改进……这些都是要故意让英美法从情报部门中觉察到,吸引他们也进行类似的大规模提升和军备竞赛,让他们在旧的体系中难以自拔,只能跟着中国一起加紧备战在胡楚元最后离开中国总统一职之前,他在世界范围内做的最后的一个调整是在殖民地体系内部给予一部分国家读力自治权,放宽原有的宗主国和保护国之间的限制。
菲律宾、朝鲜、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哈萨克、乌兹别克、苏门答腊、爪哇、巴布几内亚成为亚细亚联邦的成员国,然后和中国一起以亚细亚联邦的名义加入亚欧同盟组织。
在这些国家中,菲律宾是唯一华人及华裔总数超过50%的国家,但它仍然拥有读力的自治权。
做为代价,这些国家开始履行亚细亚联邦和亚欧同盟组织的责任,要加大军事力量的建设,轻重武器部分在华生产,部分从中国引进,而在整个亚欧同盟中的武器一体化的进程也基本完成。
1933年4月,胡楚元在连任三届总统之后告别中国权力的巅峰,离开政坛。
在燕京住了近四十多年,他已经渐渐忘记了上海墉园的奢华,退休后,他选择继续住在资政园里养老,过着……至少是暂时远离政治的生活。
他还继续保留着大公党主席的职务,也在继续管着除主要政治议题之外的党内事务,特别是将精力放在文化和教育事业上。
恰恰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中国海陆空三军的扩大趋势明显加快,1933年的军费总预算也从9.2亿中圆增加到11.4亿中圆,占政斧财政支出的1/5。
其中,海军军费增加到5.2亿中圆,约合9455万英镑,相当于英国财政总收入的1/3,英国海军军费的1.8倍。
在中国和整个亚欧同盟陆续增加军费预算的情况,英美法曰俄五国也被迫都增加了军费,双方在军事竞赛的规模上变得更为剧烈。
1933年,为期十年的《华盛顿海军公约》失效,中国代表亚欧同盟和大西洋联盟签署新的《新加坡海军公约》,约定战列舰最高建造排水量吨位为4.5万吨,主炮口径最高为16英寸。
但是,这份新的《新加坡海军公约》并没有规定各国海军总吨位,只对中英美法德五国进行海军比例限制,具体比例为15:10:10:7:7。
由于中国海军已经在1930年之前完成了新一代海军的整体更换,德国海军则是重新开始,中德相比英美法三国的海军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