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8)
作者:浪子刀      更新:2022-12-26 14:00      字数:10436
>   1940年4月14曰,蒋光鼐率先冲破喀山地区的防御线,绕过伏尔加河攻击俄军东线集团军的后腹阵线,这是t-30和t-35系列坦克的第一次大规模出现,而俄军也在这一时期派上精锐的tk-34系列的重型坦克。

  双方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大规模差距使得tk-34坦克群迅速被击溃,北线集团军的大规模机械化兵团快速机动的撕裂开对手的防御线,将对手分割开,最终让主力部队冲破了伏尔加防线。

  在伏尔加防线失守后,俄军迅速大规模的后撤,放弃大量的土地,集中在莫斯科外围组织更大规模的防御线。

  在欧洲战场,德军和美军主力也开始出现了第一次的大规模会战,以古德里安为首的德军坦克集团军群终于和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发生了碰撞。

  随着澳大利亚的失陷,俄军在东线战场的大规模溃败,全面转向收缩防御,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迎来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和李开邺希望的转折点,反而彻底激发了美国的力量。

  美军开始全面投入战争,数以百万人的部队登陆非洲和欧洲战场,英美两国真正的携手合作,并开始对俄国给予了更大规模的援助。

  战争注定要进入一个更为疯狂的阶段。

  正如胡楚元最初的预计一样,这只是一场中德和英美俄之间的战争,其他人都不过是配角。为了保持在太平洋海域的海军优势,中国并没有像最初承诺的那样派遣主力舰队进攻英国,事实上,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能的承诺。

  中国已经牢牢的封锁住了印度洋和太平洋,英美此时主要的精力是将舰队集中在大西洋,试图攻下非洲和欧洲。

  在俄军被压制的情况下,德国一直是非常平稳的只需要面对自己的正面,在有东欧、中亚、巴尔干地区的资源和其他工业国援助下,德国根本没有较大的危机姓问题。

  中国陆军上将李济深也率领西线集团军进入了意大利。

  马季疆从西线集团军抽调出来担任非洲集团军总司令,和德军隆美尔合作,共同攻击非洲的法英殖民地,并迅速攻下了阿尔及利亚。

  ……这注定是一个名将如云,层出不穷的时代。

  当你看过兄弟连,你会感叹一个连级的军官都有如此好的素质,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反而是在德国和中国更容易见到。

  在长期将国家资源偏移向工业和军事教育上,中[***]事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大量士官填补在整个军队中,大量高素质的基层军官确保了整个军事力量的战斗力。

  这一点特别是展现在陆军和机械化部队。

  1940年5月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失控,双方都已经没有了回头路,美军的大规模登陆欧洲和德军潜艇狼群战术的现身几乎是同期而至,在短短几个月间,英美两军损失了超过六百艘运输船和货船,直接死于海难的士兵已经多达四万余人。

  即便如此,美英两军也没有停止向伊比利亚半岛派遣部队,并不断和德国在欧洲大陆反复争夺法国的领土。

  在这一时期,俄国虽然丢失了伏尔加防线,其西线部队依然是在英美的支持下不断夺回了对白俄罗斯、立陶宛等地区的控制权,并试图向波兰紧逼。

  乌克兰虽然亚欧同盟国家,并且在经济上大规模的受到阜康财团控制,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派兵支援波兰,而是和俄国秘密达成了某种特殊协议,只向波兰提供资源和军工产品,而不派兵参战,同时也不禁止向俄国出口非军工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