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苏军困境(7)
作者:
简牍 更新:2022-11-08 18:44 字数:10079
就算这次不能击退阿军,保证了苏联在乌拉尔东坡的存在,就保住了苏联的机会。否则真要被阿军攻克现在兵力偏弱的叶卡捷琳堡等地,乌拉尔苏军主力被包围,结果会更严重。
因为通道被截,有乌拉尔山脉相阻,苏联欧洲兵力想再进入乌拉尔就难了,没有了欧洲的物资、兵力支援,被包围的乌拉尔苏军主力还有机会吗?乌拉尔苏军主力也覆灭的话,苏联可能将永远失去在乌拉尔的存在,而且可能将永远也无法有机会再越过乌拉尔山脉了。
从现在来看,也许从一开始,截断乌拉尔通道,依据乌拉尔山脉将苏联彻底拦在欧洲就是阿拉斯加人的目标。
而且布琼尼的分析也很有道理,阿军不是第一次采用这种战术了,况且这种战术非常有用,苏军已经吃了几次亏了。说白了,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拼的就是补给,补给线被切断,哪怕士兵再勇猛也无济于事。所以现眼下这种情况下,放弃可能随时崩溃的额尔齐斯河防线,收缩兵力确保补给通道的安全是有道理的。
当然,伏罗希洛夫也能理解朱加什维利的愤怒,伏罗希洛夫很清楚,朱加什维利与其说是批评布琼尼的撤退计划,还不如说是在借机发泄对布琼尼的不满。
开战至今才多久,不过两个多月,在原本兵力占优的情况下,把仗打成这样,除了失利就是撤退,就没有取得过哪怕一次说得过去的胜利,此时即便伏罗希洛夫这个真正的军事将领都有些怀疑布琼尼的能力了,何况是朱加什维利,朱加什维利也当过指挥官,但他的主要能力是在于政工。在某些方面来说,朱加什维利等人对于布琼尼的连续失败更加不容易理解。
几次失败,在朱加什维利等人来看,应该都是可以避免的,就算不能胜利,不也应该败成这个样子。两个多月,乌拉尔以东三分之二的地区就这样落到苏联人手里,苏联居然只能控制西伯利亚铁路一带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了。这叫什么事。
现在居然还要撤退,放弃额尔齐斯河西岸,放弃伊希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甚至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和下塔吉尔,这样一来,岂非苏联控制区还要进一步收缩一半以上。
而且布琼尼与伏罗希洛夫一样,都是骑兵统帅出身,布琼尼是苏联骑兵第一集团军的司令,伏罗希洛夫是政委,他很清楚布琼尼的格,骑兵的血液里应该永远都不缺乏进攻的因子,但现在布琼尼可曾有过一次漂亮的进攻,不是守,就是退,有限的几次反攻,比如卡拉干达似乎也没有打出以往的水准来,最终遭到失败,最后更丢了阿克莫拉,丢了科克切塔夫。
现在布琼尼自己也直接提出了撤退,还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撤退,朱加什维利能接受才怪。
伏罗希洛夫叹了一口气,他是军方在最高统帅部的代表,也是国防人民委员,布琼尼的电报既然来了,他是不能不说话的。
“总书记,布琼尼的建议从现在乌拉尔的战局形势来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我们在乌拉尔的控制区已经大副收缩,但整个战线却仍然很长,几乎每一个方向都有危险,这个时候收缩兵力……”
“呯!”伏罗希洛夫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加什维利一掌击在会议桌上的剧烈声响给打断了。
“有道理,我不知道这有什么道理,难道我们不断的撤退也叫有道理,他们要退让到什么时候去,退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就能迎来胜利吗,他就有把握守住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吗?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也守不住,是否他还要退到乌法,退到喀山,最后再退到莫斯科,若莫斯科也守不住了,是否还要退,退到哪里,退到bo罗的海里面去游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