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五个圈改变大唐(2)
作者:
谱闲 更新:2022-10-27 12:35 字数:3133
�雾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臭小子,少打哑谜,说些人能听懂的!”周景率先呵斥道,心里很是不爽。这兔崽子真是欠抽,说事就说事,卖弄个屁啊!
周沐风一脸大汗,差点都忘记这茬了,老家伙们虽然都是老狐狸,但这后世来的词也听不懂。
望着周景有些发黑的脸,周沐风赶紧再他没有彻底爆发前,开口说道:“简单点来说,就是选出几个容易获得支持的地方开展义务教育。等到办过一个学期后,将所用的总开支,以及多少人反对或者支持等等,详细的记录下来。以后朝廷就知道了,义务教育普及了多少人,每年能花费多少钱,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接下来就简单了,根据大唐的国库收入,可以预先定好下一年多少州县有施行义务教育书院,有多少人能享受。哦,对了,还有义务教育的年限,这个一定要设置。”
说到这里,周景等三人眼睛齐齐一亮,眼中均是振奋之色。魏征本就主内政,对于这类事情尤为敏感,当场便问道:“此法老夫听懂了,但老夫还有一事不明。义务教育为何还要设定年限?难道直接培养成才不好?”
周沐风一脸苦笑,摇头说道:“魏爷爷,这个直接培养成才固然是好,但这么做会有弊端。”
“什么弊端?”周景接过话道。
“呵呵,是人性的劣根!”王玄策呵呵笑道:“若是从小开始培养,一直到培养成才,都不收取任何的费用。那培养出来的就不是才俊,而是一群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的恶狼。”
周沐风点了点头,说道:“师傅说的没错,义务教育的初衷为国家培养人才。我们固然可以让他们上学不要钱,但也必须要享受的人知道,这一切来的有多不容易,要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珍惜,努力向上成为栋梁之材。更重要的是,大唐并没有那么多的钱,只能尽最大努力一点点的推行,相信终于一天所有人都能上的起学。所以,义务教育要设定年限。这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鞭策,既鞭策的是学子,也鞭策的是官员。”
魏征抚掌大笑:“哈哈……说得好!好一个既是教育,也是鞭策。有此一言,大唐盛世在望啊!那关于这年限设定,你打算设定多少年为限?”
周沐风沉吟了一下,说道:“如今大唐初定,丝绸之路也刚开通,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以及百姓普遍渴望能读书识字的心愿来看,最好先是三年!等以后有钱了,再根据情况增往上增加,但必须要有规定,得中举人者不再享受义务教育。”
此言一出,三人同时一愣,齐声问道:“这又是为何?”
周沐风望着他们不急不慢的说道:“因为举人有功名在身,而且论年纪也以成年,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读书的费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来赚取钱财。这就当入朝为官之前的一个考验,让他们学以致用!要知道书中的知识是死的,只会读圣贤书而不会用的人,要来也无用!”
“倘若靠亲朋帮助,又该如何?”周景笑问道。
“靠亲朋帮助也是手段,但殿试的时候就要差的远了。人常说教书育人,其实是说反了,应当是育人教书。读书先明事,育人先育德!书本给了你知识,但生活却给你德行。不经历生活的困苦,又如何知世间冷暖?殿试考学问,同时也考德行,倘若陛下在此,试问是选择历经生活磨难信念依旧的人做官,还是要一个只会读圣贤书之人?”
掷地有声的话,让几人都忍不住呆了呆,沉默了片刻后,又相互对望了一眼,然后同时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三人又齐齐摇了摇头,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