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狙击半自动(2)
作者:寒冬三月      更新:2022-03-26 05:52      字数:3883
�科学家的探讨他发现,锻造工艺,加工技术,都可以完成半自动和防ak的全自动的生产。

  他将狙击半自动的口径从7.62改为6.5,以便跟三八大盖子弹通用,并将m4a1战术挂件的理念加入到了半自动狙击步枪里,让瞄准镜可以随时拆卸,悬挂枪榴弹发射器,强光手电等。他虽然不会制造,但画出的图纸绝对标准,写出的数据完全不差。这也让岛上的枪械科学家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不用研究,只要按着图纸的设计改动,就能做出来、

  于是,带着瞄准镜,带着消音器和折叠三棱刺刀的狙击步枪就诞生了。经过测试,十发装弹量的狙击半自动除了射速比不上冲锋枪外,已经跟突击步枪相差不太远了。最起码十枪之内是不用拉大拴了。而性能,远比当初仿制的苏俄莫辛-纳甘步枪要先进的多,比31年安装pu型瞄准镜的莫辛-纳甘也要强的多,所差的只是现在口径小了,没有7.62子弹杀伤力大而已。

  驳壳枪则相当简单,邵胖此时财大气粗,一次就在德国购买了五万把,并且是定制,将准星向后移动了三公分,留出了安装消音器的位置,送到岛上,只需要上车床,安上消音器就是一把微冲了。

  至于铁拳,此时的技术达不到可以生产冷战时期的比如六零四火这些火箭炮,但生产铁拳已经没问题,黑金炸药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董库退而求其次,将二中中期经过改进的铁拳画出了图纸,并随之在岛上生产了出来。

  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武器,董库再次将队伍拉了出去,适应新枪。

  拿到新枪,所有的新兵老兵都兴奋了。一次装弹十发,且不用拉大拴退弹壳,这无疑要比小日本在战场上有优势。这要对阵,那肯定是要完全压制日军。加上都有消音器,虽不见得都能拥有瞄准镜,但有了消音器,杀敌时对方连目标都不好找。这些新兵可是看到过的,那些三八大盖的狙击枪在雪地里打靶,就算站在三四十米远,不仔细观察都找不到雪地里射击的人影。

  几天的适应,六千多新老士兵都适应了新枪,连铁拳的试射也非常成功,只是铁拳才一千只,也不过试射了百只而已,暂时还不敢浪费。

  驳壳枪的效果相当不错,摘掉消音器瞄准的瞄准基线短了三公分,准确率影响不大,但装上消音器则不然,加长了枪管,射程明显要远上不少。

  此时的基地里,四百余的家属已经完成了战术马甲和伪装服的缝制,足有一万套。她们在看首营地的一个连的带领下,正用锉刀将三八大盖的子弹和驳壳枪的子弹尖锉平,虽然只是一点的平面,射击距离都影响不了太多,但,一旦这些子弹进入了身体,进去的时候是一个小眼,出来可就是一个核桃,或者苹果般的大洞了。

  对付日军,董库才不管什么世界舆论,达姆弹虽然禁用,但也绝不是全部销声匿迹,只是生产的量少了而已。

  有了射程上的补充,加上中枪就难以救治的子弹,驳壳枪在冲锋的时候将会无人能挡。至于三把大盖的子弹,这是为以后打阵地战,敌人靠近时子弹不击中要害难以杀死而准备的。

  此时的这些东北军老兵虽然大多都快三十,或者三十多了,可他们训练的热情一点没减。至于原因,董库只是说,达到训练要求的可以进入编制,也就是说可以领大洋了。而达不到要求,则继续在新兵连里训练,直到合格为止。

  在董库忙碌适应新武器,准备出击的时段,寺内寿一经过几个月的铁腕清洗,已经将日本军队中的皇道派或拘押,或杀掉,完成了在军队领导阶层的大换血。同时,对俄,对中国的战略方针也确定了下来,那就是对俄严加防范,对中国采取扩张。

  通过苏俄小队的表现,对于俄国的战斗力重新评估,输送人员去德国学习特种作战,将边境的防卫力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