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两件事”(4)
作者:寒臻      更新:2023-01-02 00:06      字数:5069
内。至少对‘中策’来说处理这些根本不是问题。”

  一次性签一百多家国有企业,连老人家都感觉太仓促,搞不好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他微微点了下头,示意女婿接着往下说。

  “在与国有企业合资的问题上,nb电气极为谨慎,这一点非常像德国企业,不把方方面面都搞清楚,绝不会轻易合作。老爷子,说了您或许不信,依我对nb电气的了解,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家像‘中策’那样的企业,更不可能像‘中策’那样提供数以十万计的就业岗位。”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郑铭继续分析道:“他们在国内有好几家公司,但不管nb医疗、nb电器,还是nb电子,他们都是把能外包的尽可能都外包出去,只保留核心部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同时又非常有市场的业务,他们甚至委托关联企业贴牌生产,比如nb电梯。”

  老人家笑问道:“跨国公司不都这样吗?”

  “是这样,不过我总感觉太可惜,如果步子再迈大一点,发展速度再快一点,那实验中心也就能有更多的研发经费。”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中央正准备进行治理整顿。

  在这个关键时刻,nb电气依然能保持清醒头脑,既没有盲目扩张,也没有像其它那些香港企业那样一头扎进房地产。而是稳扎稳打,不骄不躁的按部就班发展,这一点实属难能可贵。

  老人家沉思了片刻,意味深长地说道:“核磁共振三年、非晶合金五年、硅提纯十年、石墨深加工十五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位小朋友比你有耐心啊!”

  技术应用学部的几个大研发项目,老爷子如数家珍,郑铭意识到高校长的“快捷通道”能否获准应该不会有什么悬念,禁不住笑道:“老爷子,我还以为nb实验室的申请,您老真不想管呢?”

  nb实验室自主研发的超级电脑,让中央真正意识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

  “极光”的运算速度不算快,但设计架构和其应用整整甩了中科院几个等级。尤其在应用软件开发上,安东工学院和香江大学在nb实验室的十几位实验员,体现出了国际级水准,而这一切是与nb实验室的继续教育密不可分的。

  百年树木,十年树人。

  既然有这个平台,教育部和科技部当然要利用上。对中央而言,香江实验中心能否出成果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把实验中心的潜力挖掘出来,帮国家培养更多的年轻科学工作者。

  中科院甚至搞了一个“百人计划”,准备每年从全国各高等院校选拔一百名品学兼优的硕士研究生,以实验员身份进入nb实验室,并以nb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标准对其进行考核,直到所有答辩都过关,中科院才会授予其博士学位。

  对nb实验室有那么高的期望,老人家岂能坐视不理,轻描淡写地说道:“这么大事,连个招呼都不打,先搁置一段时间。但那个光纤不能拖,最好以中科院的名义办,先接上再说。”

  把其纳入中科院的“ncfc”项目正合适,说不准能推动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郑铭想了想之后问道:“如果美国和英国真派人去监督怎么办?”

  nb实验室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况且实验中心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老人家冷哼了一声,很是不屑地说:“他们那儿又不是没有外国人,不在乎多那么几个。以前什么样,以后还什么样。”

  技不如人,又有求于人,装糊涂无疑是眼前最好的选择。

  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