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四面楚歌(2)
作者:
西门吹雪 更新:2022-10-17 14:27 字数:3131
“好,我这就通知!”
夏文博到了楼下,给办公室安排了此事。
下午,在扩大党委会上,夏文博讲:“我们修这条黑色路面,意义非常重大而深远。这是东岭乡人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东岭乡应该从我们这一届党委、政府开始,彻底结束河坝村没有硬化路面的历史。请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开始,同志们的情绪十分活跃,大家本来就正在为办学集资成功而兴奋着,说起修路,更显得特别高兴。人都是想多干点事情的,大家有时就闲得发慌。今年赶上这集资办学和修路两项大动作,都需要全体动员,全体动作,人人都使得上劲儿,所以大家就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兴奋感。
可是,到了研究集资的办法时,大家就有些沉闷,发言不再热烈。
徐副乡长说:“万书记,夏乡长,我不是打击大家的热情啊,实在是老百姓太穷,一年集一次资还差不多,一口气整两回,就是大娘她也受不了哇!”
大家‘哄’地笑了,因为他说的是个东岭乡的小典故,说啊,解放前东岭乡有一个小财主娶了两个老婆,一开始他和两个老婆轮着一个月换一次睡觉,两个女人都嫌时间长,于是改成半个月换一次,两个女人仍然嫌时间长,后来改来改去,怎么都不如意,一直改到与一个女人睡了前半夜,与另一个女人就在后半夜睡。
一天晚上,这小财主与小老婆睡到三更天,被大老婆从这个热被窝叫到另一个热被窝,没有多久,就大哭大闹起来,直吵得左邻右舍都睡不成觉。
邻居大娘来劝他们,这大老婆哭诉说:“他和那个小妖精干了半夜,也不留点劲给我,那玩意儿成了小软虫,干抿也抿不到里边,叫人都快急死了,大娘啊,换成你,你也不愿意呀!”
那大娘扭头就走,再也不来劝架。
大家都在笑,夏文博现在哪里有心情听什么笑话,有点不高兴地说:“老徐,不要闹了,你说说集资的困难在哪里?”
徐副乡长有点尴尬地说:“夏乡长,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咱东岭乡是山区,群众的底子很薄,集一次资时,大家还能承受,不出一个春上,摊派两次钱,恐怕群众不会接受。”
旁边的几个老同志纷纷表示赞同,说:“夏乡长,广大群众手里真的没有那么多的闲钱。”
夏文博想想,大家说的确实有道理,又让汪翠兰说说用些什么办法。
汪翠兰本也是马上要调走的人了,也不愿意在得罪人,就支支吾吾的说了些没用的话。
夏文博无奈,只好问另一个从乡武装部提上来的副乡长。
这小子到是提出了一个思路:“夏乡长,我们这里矿山多,再加上最近的旅游项目修建,常驻在东岭乡的车辆就更多了,你们二位领导看看,是不是可以从这上面做一些文章?”
万子昌一拍大腿:“对对,这倒是一个好方法。”
夏文博听了也觉得有点道理,修路还不是为了这些车辆的方便啊,于是,大家当场估算了全乡目前常驻的大小车辆,做出决定:每辆大车出一千元,每辆小车出五百元,每辆拖拉机出三百元,每辆自行车出十元。也就是说,凡是带轱辘的都拿钱来,只有走路的不用拿钱,因为从用脚走路的人的角度看来,修不修柏油路面没有关系,两只脚不仅可以走路,还能够上树呢。
大家对这种方法没有太大的异议,万子昌就让办公室以乡党委、乡政府的名义起草文件,准备动员会议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