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四面楚歌(3)
作者:
西门吹雪 更新:2022-10-17 14:27 字数:3131
料。
夏文博事后心情总觉得有些郁闷,原来他心里想的是办实事、办好事,认为那样一定会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谁知道真正干起来,并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局面。
虽然也有了具体的方案,但夏文博心里就不是个滋味,既然党委会上已经定下了调子,不再向全体群众摊派集资,也就没有必要开“八个全体”的动员大会,然而毕竟这次是个不小的集资任务,于是,夏文博决定会议只开到村干部这一级,由他们下去动员集资对象。
在会上,夏文博讲了这么几个意思:一是“要致富,先修路”,列举了本乡因为道路不好,有限的资源潜力不能得到发挥的例子。二是讲了这条路不是修不修的问题,而是如何修的问题,县里对东岭乡的支援是前所未有的,大家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三是讲了这一次的集资办法,谁受益,谁出钱,不能向群众摊派,要求各村下去务必动员好群众,把能够收的资金抓紧收上来。
会议下来,好几个村支部书记都到夏文博屋里,说这钱不好敛,特别是有车的主儿,玩车差不多都玩穷了,各自欠了一屁股的债,再让他们拿出这么多的钱,恐怕很难办到。
夏文博非常气愤地说:“咱们乡这么多的车辆,这么多的车主,谁不知道他们有钱?买台车,一天就能挣几百元。说句不好听的话,我经常听说,司机们吃饭时,在路边店摸一回“鸡子”,也要上百元,这千把块钱,少他妈的嫖几回窑子就赶出来了。修好了路,走得最多、走得最快的,还不是这些车辆?叫他们出点血,就跟杀他们一样,叫我如何也想不通。”
夏文博虽然这几天境况不太好,到处都传着他要下台的留言,但依旧还是余威犹在,这一通软里硬里的批评,连这么粗的话都说出来了,显见决心大,几个支书也就没有敢硬顶,只虚虚地表示,夏乡长,请你放心,我们回村里加倍努力,力争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