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凤池(3)
作者:古龙岗      更新:2023-01-12 12:27      字数:3528
在朱笔勾决时,甘凤池被释放了。

  在张云如案以后,甘凤池再没有往日的风度和气概了,带着无限的悔恨和恨惘,跼居家乡,默默地活到八十多岁。死后,他被葬于本县凤台门,石碑上写着:“勇士甘凤池之墓”14。

  对于甘凤池的一生,有人曾评论说:“凤池材力不减前人,而生当太平,未得一官以自效,终老乡间,其名日就湮没,岂非命哉。”15此公感叹甘凤池不得意,主要指没有混得一官半职,成为统治者的鹰犬。其实这正是他可爱之处。当然,从甘凤池可信的行迹来看,的确没有做出过什么叱咜风云、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也是瑕瑜互见。但是就从这些琐细的载录中,我们还是看到他刚毅正直的一面。

  甘风池同情下层,凭着高强的武艺,做些扶良锄恶的好事。这在清代官场贪风日经、士风日下,百姓常常处于有冤无处伸、有仇无处报的黑暗世道里,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至于甘凤池晚年在政治上铸成的大错,他用长期驻足不出以表示深深的自责,而不像有些人那样,由此自甘堕落,甚至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正是因为如此,人们仍然谅解他、怀念他。在现实生活中,百姓们出于对理想的某种期望,既然可以给清官编织起层层神奇圣洁的光环,那么,为什么不能对像甘凤池这样的人,把形象塑造得更可爱美好一些呢?基于如此道理,人们为甘凤池抹上了各色“荒诞”和“言过其实”的油彩,也是情有可原的。当然,理想不是现实,“荒诞”不等于历史,不能将理想中的人物与历史上的人物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