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无利不起早(4)
作者:
芝麻汤圆 更新:2023-01-27 21:17 字数:5451
看来,自己只适合当军人,政治家不是好当的,脸皮若没有安庆城墙那么厚实,恐怕气也气死了。
蔡锷在燕京的时候,没少听国会议员谈论富国强兵的办法,很多时候也感觉颇为有理,被他们勾勒的前景弄的心潮澎湃。
但是,像柴东亮这样,把治国当作买卖来做的人,他还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柴东亮把复杂的问题讲的非常简单透彻,即使是普通人都能听明白。
而且,他举的例子都是现场的,尤其是德国的崛起,更是最典型的案例。中国从清末开始学习德国,新军的军制基本上照搬德国,而且从德国大量聘请教官,武器也大多采用德国货。
但是军队的素质和德国却是天差地别,就算是德国教官采用完全普鲁士风格的训练,军队依然是一盘散沙。
柴东亮则指出了德国迅速强大的基础,那就是高素质的国民。而高素质的国民,则来自德国开创式的国家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就是两点:普遍义务教育和社会福利保险制度。
蔡锷对俾斯麦的崇敬之心更增加了几分,相比而言,中国的那位“东方俾斯麦”李鸿章,真是给人家提鞋都不够资格。
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开创的制度,给德国打下了深固不摇的基础,高素质的国民是这种制度之花结出来的硕果。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国家想落后都困难。
国家尚未统一的普鲁士,在经济极为落后的时候都能做到的事情,中国人没有理由做不到!
中国只有东部的曰本和北边的俄国是心腹大患,地缘环境远远比地处中欧的德国好的多。远离世界中心战火绵延的欧洲,物产相对较为丰富,人口资源更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企及的。一旦中国国民的素质提升起来,那还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中国的崛起呢?
中国不强大,不称霸,那真是天理不容啊!
台上和台下的互动继续进行,一个学生问道:“柴都督,您对儒家思想有什么看法,中国今天的落后,是否应该由儒家负责?中国今后,是否应该废除儒家思想,效法曰本脱亚入欧?”
这个问题引起了梁启超的兴趣,他微笑着看这台上。
柴东亮平静的道:“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在绝对的[***]环境下,任何一种思想都会被阉割,比如法家是推崇法治的,但是当赵高指鹿为马的时候,那些推崇法治的大臣,不都是纷纷附和吗?事实上,中国除了汉初有过短暂的黄老无为之治以外,从汉武帝开始,就应该是外儒内法,披着儒家伦理道德的皮,行的是法家‘弱民’、‘愚民’的政策,通过‘以歼御良’的手段,消弱华夏子孙的道德感,让无耻的小人来统治愚昧的大众,从秦朝开始,中华文明就几乎没有进步,从没有哪个时代像先秦那样文化灿烂,思想之花开的那么灿烂,但是先秦又是普通人的地狱,常年的相互征伐,令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但是,这是当时的形式和经济条件决定的,谈不上对错。不管祖先做了什么错事,他们毕竟通过最血腥的战争和最屈辱的和亲,甚至是屈膝投降的手段,保留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火种。同时,把他们所认知的世界里,所有适合生存的土地都交给了我们这些后世子孙,我们已经无法要求祖先做的更多了???把现在中国的落后,推倒两千年前古人的身上,是一种懦弱的思想???中国人,有个习惯,喜欢拍着孩子的头,说希望都在他们身上,将希望放在子孙身上,同样是一种懦弱和不负责任的思维方式。
中流击水,舍我其谁!”柴东亮环视台下,一字一顿道。
蔡锷看到这里,长叹一声道:“老师,我终于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