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无利不起早(3)
作者:
芝麻汤圆 更新:2023-01-27 21:17 字数:5451
br />
与此同时,列强国家中,只有德国的企业是工厂主和工人共治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创造出管理委员会制度,让工人可以和工厂主一起管理工厂,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工厂的发展道路,工人拥有发言权,他们自然会将自己视为企业的一份子,企业发展,工人也能享受到一部分的好处。工人和工厂主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而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国内矛盾极大的缓解。”
蔡锷和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中国人都知道德国工业和陆军强大,但是至于怎么强大起来的,却都是瞎子摸象,清廷的满洲亲贵更是把皇族掌军当作了德国崛起的关键,以至于搞出令天下人齿冷的皇族内阁。
柴东亮见大家都是若有所思的样子,淡淡一笑:“这一套新鲜吗?一点都不新鲜,大家都知道晋商吧?对,就是那些山西老抠,他们一文钱掰成两半花是出名的!家财亿万,可是吃顿饭都不肯上两道荤菜。”
众人皆笑。
“可是,晋商的东家对掌柜、跑街、乃至最底层的伙计可是大方的很!即使是伙计都有身股,好的年份一个伙计的身股分红都能超过县太爷的俸禄!在晋商中有个传统,几乎没有伙计和掌柜主动跳槽的,除非是被东家辞退,否则的话绝不会因为别家铺子出的钱多就抽身而去。
晋商历数百年不倒,这身股制度是关键!企业能否发展,员工能否和东家一条心是关键中的关键。
铁血宰相俾斯麦搞的这一套,中国的晋商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在使用了???不是中国人不聪明,而是制度束缚了国人的思想和创造力。
归根结底,国家的发展只有一个正确的道路,那就是让每个人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才智,每个国民都得到发展,国家自然强大。否则的话,国民就是政斧的敌人,要么是国民武力推翻政斧,要么是政斧把国民变成毫无创造力可言的愚民。
如果把现代国家看做是企业,那么国民就是股东,而政斧则是管理者。晋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管理者的范例,那就是‘曰升昌’百年辉煌的开创者雷永泰。在场,我预祝所有的在座的学子,都能成为四万万国民这些大中华股份公司的股东眼中的雷永泰!”
雷永泰作为“曰升昌”的大掌柜,当他想辞职的时候,东家跪地哀求挽留,自愿送给他股份给他,雷永泰成为晋商中最成功的管理者,将濒临倒闭的“曰升昌”带到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晋商中首屈一指的大商号。
柴东亮将学子比作雷永泰,无疑是对他们寄予厚望,而且推到了很高的地位。
演讲结束,学生们开始频频发问。
“请问柴都督,为什么管理委员会的构成是三分之一的工人,三分之一的管理人员和三分之一的工厂主,这是否和西洋国体中的三权分立相当?”
“请问都督,工会将工人组织起来,罢工、游行,不但妨碍生产,而且会阻塞交通,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为什么不取消?”
“我想问一下,军工企业民间办理是否妥当?民办军工企业如果将新式武器卖给敌国,岂不是会成为国家的威胁?商人逐十一之利,将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军工和其他重工业交由民间办理,是不是非常威胁的事情”
学生们好不顾忌柴东亮的身份,问题也越来越刁钻,甚至有女生建议,要求废除一夫多妻制,弄得家中已经有两个老婆的柴东亮好不尴尬。
蔡锷冷汗淋漓,他算是见识了这些学生的厉害,他不禁暗暗同情柴东亮,如果换了自己,是否还能满脸笑容的回答学生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