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们的青岛(一)(2)
作者:
芝麻汤圆 更新:2023-01-27 21:17 字数:5238
�到六十万。为了不增加税收,财政部同时发行国债两亿元,年息百分之五,五年后还本付息。柴东亮的方针一向是宁可借债,也不随便增加税赋。现在的民族经济还太脆弱,经不起苛捐杂税的盘剥。于此同时,总统府颁布命令,全国范围内征集训练三百万预备役军人,兵源以长江以南地区为主。主要是安徽、江西两省。
同时,将高铭、高楚观、邝海山、顾南山、贺天寿、方清雨等所有江淮军的骨干人员全部调到燕京城,秘密商议怎么应对目前世界形势的变化,同时,任命蒋百里为总参谋长,蔡锷为副总参谋长,组建总参谋部,为未来某一天中[***]人跨出国门参加战争做准备。以吴锦堂为首,组建经济委员会,规划如何趁着欧洲战事,捞取最多的经济利益,同时完善国内的工业体系。
柴东亮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不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所以他信奉笨鸟先飞未雨绸缪,凡是提前做谋划,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而且这也是他最大的优势,毕竟他的身后还站着两百个具备各种各样技能和先进知识的二十一世纪书友群。
有时候,他都有种自己在搞时空走私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真的是很爽!
最近他一直在反思自己三年来的这段经历,凭借先知先觉的优势,趁着清廷被革命党吓成惊弓之鸟,用两颗鸭蛋拿下了芜湖,又捡便宜杀了盐枭徐宝山夺了扬州的七百万两库银,并将大批富豪移居芜湖,从而获得了发展所必须的第一桶金。狠下心用安庆城诱惑淮上军的首领张汇韬,进而消灭了淮上军控制了整个安徽省。忍痛交出两淮的盐政,从袁世凯手中换来一个江淮巡阅使的头衔,从而可以合理合法的拿下革命党人李烈钧控制的江西???然后平定蒙古活佛的叛乱,击败曰本关东军夺取奉天的计划,大沽口一战使江淮军的威名远播,从而令自己一步步的走到了中南海怀仁堂。
这一路走来,虽然有些艰险但是也还算是相当顺利的,毕竟柴东亮有其他人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他都能先知先觉,从而做出正确的预判。
但是,这一次他险些失算,他没想到袁世凯会勾结曰本人,也没想到袁世凯还会翻脸倒打一耙嫁祸给曰本人。柴东亮曾经打算过,先不要统一中国,只将长江以南的财赋之地控制在手中就够了,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尾声的时候,江淮军走出国门参加欧战,凭借无人可及的声望和赫赫军威力压地方实力派,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国家的统一。后来柴东亮又打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武力统一中国,为此还做出了种种预案,联络了燕京城内的反袁势力,但是袁世凯转脸做出民族英雄的样子,弄的他又无法下手。
最终,还是凭借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以及袁世凯本人雄心不再,柴东亮才得以进入燕京。
这一切的变化,都已经不受柴东亮本人的控制,起最终决定作用的还是实力的对比。在真正的实力之下,一切阴谋诡计最后都是过眼云烟。
投机取巧,必须有非常特殊的时机,比如柴东亮两颗咸鸭蛋拿下芜湖的时候,那时候南方已经天下大乱,革命党的炸弹将清廷的官员吓的草木皆兵,同时,淮上军兵分三路攻袭了皖北、皖东十多个州县,离芜湖仅有数十里的当涂县也已经被革命党攻破。在这种条件下,柴东亮才能吓唬住芜湖的官员,否则的话,芜湖兵备道大人只要一声令下:刀斧手准备!
柴东亮的脑袋在穿越的第二天就和脖子分家了!
别说柴东亮手里还有俩鸭蛋,而且智商起码还算正常,就连从没上过学连扁担倒下是个一字都不认识的记院龟奴孙天生,都能赤手空拳的当上扬州都督。在那个时候,只要有一颗包天的胆子,谁都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