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筑城之争(3)
作者:
躲雨的麻雀 更新:2023-01-30 19:26 字数:3062
��这些人。
实地考察后的孙承宗回到山海关,力劝王在晋听从从袁崇焕的提议,在宁远筑城。
几日已过,王在晋仍不肯妥协,与他争执。
离京也有十日,孙承宗作最后努力,问他:“新旧两城相距不过八里,旧城外有城防壕沟和设施,若新城士卒溃散,岂不是会陷入自家陷阱呢?”
就在王在晋沉思之时,孙承宗继续发问:“新旧两城之间,南面是水,北面是山,溃卒无路可逃,如果都拥于旧城之下,那到底是开门放他进来,还是不开门听任他们在外?”
“北面山上有三座山寨,若是逃溃可以去那里;旧城有三道关口,完全可以让士兵们顺利回城。”王在晋倔强地道。
孙承宗本意是想劝王在晋与袁崇焕和解,见他仍在辩驳,不由怒道:“兵法上讲置之死地而后生,怎可为他们提供逃跑之路呢?”
王在晋欲言又止,低下头,但神情仍是很不服气。
这时只有三人,因为魏四的特殊身份,所以孙承宗任由他跟随。魏四见此情景,插话道:“我猜王经略的本意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吧。”
“怎讲?”孙承宗喝问。而王在晋不由抬头望着魏四,似乎被他看破心思。
魏四微笑道:“孙大人,谁都知道‘边兵易走’的道理,兵败如山倒,杀之也不能止,而那些壕沟陷阱能够起到阻止士卒逃跑的作用。再说那几个山寨,又怎能保全士兵们呢,他们唯有死战到底,毫无退路。”
“魏公公说的没错,考虑到这会涣散军心,所以我不肯说出内中隐情。”王在晋被魏四说破心思,既惊讶又欣喜。
这下无言以对的是孙承宗了。
魏四还没说完,“对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我并不认为正确。虽然有过项羽破釜沉舟的成功例子,但那是迫不得已,是以少搏多,而用此法导致全军覆没的例子比比皆是。与其让士兵们作无谓的牺牲,不如让他们保留生命,继续效力岂不更好?再说我军背后千是千万万的大明军民,为何要做这无奈之举呢?”
这下,孙承宗与王在晋皆无言以对。
“把士兵生命当儿戏的统帅最终只会失败。”魏四最后说。
孙承宗和王在晋红着脸低下头,惭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