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诸葛瞻的心思(3)
作者:
秦汉古风 更新:2023-03-08 01:03 字数:4096
��东攻西守基本军事策略的客观因素,但却已足以说明姜维才兼文武,实乃大汉擎天一柱也。
退一步而言,即便姜维继续秉承费祎、蒋琬等人止戈息武、修生养息的国策,大汉还是避免不了早晚亡国。
原因很简单,三分天下曹魏独占其二,其实力远非益州一州之地所能比拟,大汉在修生养息的同时,曹魏何尝不是在利用这段时间积蓄实力?
纵观历史,但凡闭关自守不思进取者均免不了最终被人吞并,诸葛武侯和姜维等人正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故而才会数次以一州之力北伐强大的曹魏,以期克复中原兴复汉室。由此可见,一旦曹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必定会大举发兵征伐,大汉亡国之祸在所难免。
诸葛瞻此番话的意思,显然是想借助自己剥夺姜维之权力。于公而言,诸葛瞻是为了挽救大汉之命运。于私而言,诸葛瞻在解除姜维的权力之后,便能大权独揽,总摄国事。然而,让关彝想不通的是,诸葛瞻与自己此前并没有太多交往,他因何信任自己,将他心中的机密说给自己听?
更何况,自己虽然同样家世显赫,但就目前而言,自己在朝廷中却是没有任何根基,关氏一族也早已没落,失去了往昔的辉煌和荣耀。即便如今自己身有护国之功,官拜辅汉将军,但在大汉朝廷中一应显贵高官面前,依旧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甚至连叨陪末座的资格都不具备。
但关彝随即释然,由于邓艾惨败,魏国三路伐蜀之计划宣告失败,自己援兵剑阁,钟会败退必定是早晚之间而已,汉军自然可以趁势直捣汉中,收复失地。一旦成功,关彝的名望自然是水涨船高。
据此,关彝上有嗣主看好之荫顾,中有大败邓艾和收复汉中失地之功劳,下有关家在汉朝廷中尚存的一丝浅薄威望,假以时日必然大有机会取代姜维之位。如此以来,既能为关彝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也达到了诸葛瞻架空姜维的目的。
一念至此,关彝顿时后背冷汗津津。按照诸葛瞻的设想,关彝即便取代了姜维,以其年龄和资历而言,并不能对诸葛瞻的大权独揽构成威胁。即是说,诸葛瞻不过是借助关彝之力剪除姜维而已,一旦掌握实权之后,关彝必然会成为诸葛瞻的下一个剪除对象。
因此,诸葛瞻并不怕关彝知道自己心里的想法,何况姜维第十一次北伐之前,诸葛瞻和董厥等人便已经公开表奏嗣主,欲削夺姜维兵权,这无异于已经和姜维在治国方略和权利之争的问题上公开决裂。
或许,站在诸葛瞻的立场,与其让姜维将关彝拉拢过去,还不如说服关彝协助自己,并为自己所用。
当然,以上皆是关彝颇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关彝与诸葛瞻相交甚浅,吃不准他到底是什么想法。
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封建王朝,哪一朝哪一代不是一部权位争夺的血泪史?
但这些话自然是不能说出来的,否则只怕诸葛瞻立时便会将关彝划归到自己的对立面。因此,关彝心中念转,口中却是诚惶诚恐,极为谦卑地道:“卫将军金玉之言,关彝深受教益,定当谨记于心,但唯恐关彝年幼,才疏学浅,有负将军之望。”
诸葛瞻皱了皱眉,听关彝口气好似谦恭有礼,其实全是官场上的虚词套话,其心思全不着边际,一时间摸不清他的真实想法。话锋一转又道:“不知将军打算何时出兵?”
关彝微微笑了笑,道:“末将已禀明陛下,三日后乃黄道吉日,届时末将即发兵北上,会同大将军共击钟会。”
“如此,瞻预祝将军马到功成,建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