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顺其自然(2)
作者:黑椒炒三国      更新:2023-03-27 20:53      字数:3467
/>
  给她们么?杨小林真的有点矛盾,不过后来想想这个矛盾可能也用不着自己来解决了,它应该有一个过程的,也许等它爆发的时候自己早就退休了。也许这事儿到时候就像现在的结果一样,自然会有一个定论。

  还有中国的民主发展也是这样,经过这次打击之后,团结在孙文先生周围的民主一下子被打散了。各地兴起的民主势力起的快灭的也快。中国的老百姓是很现实的,当杨小林给了他们工作的机会,当他们整天忙着为自己生活奔波的时候,谁有工夫陪你玩民主呀?

  广州那个民主同盟成立的时候一万多人,现在只剩下六千多了,相信如果自己的政策能够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好的话,估计他马上就该解散了。

  孙文先生的新党在这一段时间也没有任何动静,杨司令曾经专门去找过孙文先生,问问他对于民主的发展还有什么看法的时候,孙先生说的很坦诚,那就是民主必须在中国推行,因为他坚信,民主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

  但是孙文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想着把西方的民主模式一下子全部套用在中国的身上。他说他正在寻找一条道路,不是和杨小林斗争的道路,而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民主道路。

  也就是说,他在找中国式的民主。

  他们这一次的谈话终于没有以吵架而收场,孙先生居然在会谈中还夸奖了杨小林,说杨小林的一些政策实施的相当不错,并且向杨小林提出一个建议,就是修建三条铁路线,第一条是从哈尔滨直达库伦,第二条从库伦直达北京,第三条是从成都修到北京。

  这三条铁路要是能建立起来,中国将形成了一个贯穿南北的铁路干线,广州的货物马上就可以走铁路先到南京,再到北京,再到库伦。

  虽然要转车好几次,可是无论对经济还是对军事上来说,这好处都是难以估量的。杨小林马上问孙文,有没有什么详细的计划。孙文拿出了一份计划书,上面清楚的写着这三条铁路的总长度,要经过的地域,施工时可能面临的困难,以及最终要花费多少钱。

  这一次孙先生终于没有再说他要在几年之内修十几万里了。三条铁路总长一万多公里。孙先生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和三个国家合作完成。为什么要合作呢,首先中国现在的铁路建设条件和技术并不完善,和洋人合作修建这三条路。一方面能加快速度,另一方面也为我们自己培养建设铁路的人才。

  至于合作的模式孙文先生认为杨小林在东北和俄国人合作修建的那条铁路的模式就非常不错。你洋人也别说什么我卖给你多年,咱们一起修,钱我们分担,你出技术我出人力,建好了铁路是我的,收益我分给你,等你连本带息都拿回去了,这铁路我完全拥有。

  杨小林在商业上面说话挺算话的,就是前一段时间和俄国人打成那样。从哈尔滨到奉天的铁路收益他到年底还是算给老毛子了。也正是因为他这个态度,中国的商业环境现在还是不错的,孙文说这一次想和中国合作的人挺多了,只要杨小林点个头,这铁路的事他来办好。

  杨小林发现孙文先生这一次真没冲自己放大炮之后。也就答应了,既然你计划书都做好了,就你来办吧。

  杨小林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人能把党政军所有事情全部办好的神人,他需要人来帮他,需要像孙文先生,陈天华,杨度。盛怀宣这些人来为他做一些他不擅长做的事情。

  甚至被他搞下台的袁世凯他都打算再利用一下。因为有一件事情必须袁世凯出马才合适。

  和直上松原的谈判已经慢慢的快达成协议了,杨小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