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徐娘半老的典故与超级大鼎引发的风波(3)
作者:
十月无涯 更新:2024-09-20 21:52 字数:6165
国的考古相对于国外而言,可以说严谨了数倍,就如同去年河南宣布发现了曹操墓,一时学界大肆争论,各地的媒体更是推波助澜,众说纷纭,最后不了了之,但是要是在国外的话,绝对是轰动世界的大发现,甚至已经着手申遗,这一方面是洋鬼子的历史本来就短暂,历史上也没有太多值得大书特书的辉煌历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考古取证的方法不同。
李墨白花了大半天时间都在琢磨这尊大鼎,吃不透啊,李墨白都吃不透,何况是国内的专家,李墨白虽然在圈子里声明不显,实际上能与李墨白比肩的专家还真不多,李家的家学李墨白不敢说尽得,但也学到了十之七八。
李墨白此时虽然看似是在闭目养神,实际上心中还是在思量这尊大鼎的来历,以李墨白的经验来看,这尊大鼎应该是西周早期的风格,尤其是纹饰与铭文,商代的青铜器上文字相对较少,即使第一国宝后母戌鼎上面也仅有‘后母戌’三个字,铭文在鼎身上大量运用始于商晚期,发展于西周,这已经为学界公认。
看过上面的铭文,李墨白也是看的稀里糊涂,心中也颇为震惊,虽说李家家学所识别的文字远高于当前学界,但是李墨白还没有整理出来,也没有全部吃透,让李墨白吃惊于疑惑的是,这铭文上还有不少文字是李墨白第一次见到,即使李家传下来的资料中也没有发现。
就在李墨白闭目思考的时候,拍卖师也宣布开始拍卖这尊大鼎,李墨白还是靠在凳子上没有睁眼,然而让李墨白惊讶的是率先出价的竟然是日本人,虽然现场有不少买家,但是真正出价的却是不多,都在观望呐。
除了日本人出价之外,洋鬼子也没有出价,都在等待,李墨白自是不会在这时候去出价,也在等待,过了片刻终于有来自中国的买家出价,只是在是日本人的出价上加了5万美刀——205万。
青铜器在国际市场向来很火爆,2不过200万的价格也算是高价,青铜器拍卖的最高价格是2007年伦敦拍出的‘青铜错金嵌绿松石貘尊’的1200万美刀高居榜首,再下来便是‘皿天全方罍’器身在2001年创造的924万美刀退居榜眼,再其次便是2007年商代晚期‘青铜带盖方斝’810万美刀稳居探花,至于达到千万元人民币的拍品也是不在少数,近十年来中国青铜器在海外市场的拍卖成交总额约在3-5亿美元。
从价格来说,这个205万美刀的价格也不算低了,但是相对于这尊鼎而言又是便宜的不能再便宜,当然前提是这尊鼎必须是真的,而非臆造的赝品,国内曾经搞过这样的事情,故宫青铜器专家一致认为是真迹的海外回归国宝,却被文物局一纸批文给贬为赝品,最终灰溜溜地撤拍,整个事件沦为一场闹剧。
拍卖方也没有想到最后一件压轴的拍品竟然有些冷场,老外们用仪器检测为真品,然而在国内的圈子里仪器检测的神话早已经破灭,却是洋鬼子们不曾想到,更何况索斯比、嘉士得都不敢上拍,而让一间名不见经传的拍卖公司来拍卖,这本来就对于中国买家的信心是一种打击。
李墨白看到冷场的现象,心中却是一乐,暗道虽然我也吃不透,但是我吃不透的是上面的文字,而不是这尊超级大鼎的本身,这尊大鼎绝对是真品无疑,只是缺乏可信的传承而已。
拍卖师也有些急了,但却是应者寥寥,日本人出了一次价之后,也不再出价,心里也在犯嘀咕,看来中国买家多数也认为这是赝品,如果真的是一只赝品,那就亏大发了,200多万美元可不是日元呐。
出价的中国买家这会儿心中更是犯嘀咕,怎么会是这样啊,难道真是赝品,不是也有不少人收拾真品嘛,怎么就没有人争抢,可千万不要是赝品给砸在手里了。
人都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