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动转移()
作者:
孙科炎 更新:2024-09-22 02:42 字数:1781
当你将思维过度地专注于一种消极事件时,这种专注的思维便会产生强烈的排他性,即排挤掉其他的思维,尤其是与之相悖的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沉迷与情绪沉迷现象便会发生,使你沉溺于消极事件与消极情绪的泥淖里无法自拔。
当你生气的时候,换一件事做吧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自己处于情绪困境时,可以通过找点别的事情、改变自己行为的方法,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这种方法称之为行动转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情绪转移法。
一度低迷的股市行情让老吴的心情有些糟糕。于是,他打算去洗个蒸气浴。在浴室里,老吴很快结识了一个朋友。然而,交谈不久,这个朋友便开始向老吴详细地讲述他应当忧虑的每一件事。他谈到了股票市场行情,但又说短期的浮动倒不至使人忧虑,因为再过六个月,股票价格就会跌到很低的水平,这才是真正令人担忧的。
这位朋友的话让老吴的心情更为糟糕。于是,老吴听完这番话后便迅速地离开了。他打了一小时网球,同几个孩子踢了一场足球,又与妻子痛痛快快地打了一会儿乒乓球。大约三个小时之后,老陈又回到蒸汽浴室。刚结识的那位朋友依然在那里忧虑着各种事情,并且一见到他又开始列举其他各种需要忧虑的事情。在这段时间里,老吴是在充满激情的生活中度过的,而那个人则完全沉陷于忧虑之中。
面对的问题是相同的,然而老吴与其朋友应对问题的态度却是不同的。老吴在面对自己无能力解决的问题时,不会选择让这些问题持续地困扰自己,而是通过寻找其他自己感兴趣的、能使自己快乐的事情来做,让自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眼前的困扰。而他新结识的这位朋友在这方面,就明显地差了很多。从根本上来说,二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有效地利用情绪转移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们的生活体验中包括了五个层面:环境状况、行为、情绪、生理反应、思维。其中思维、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是作为一个系统发生作用的。在与外界环境状况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思维认知系统、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都做出了相应的反应,而每一个环节的改变又会相应影响到其它环节:
正因为思维认知系统、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的相互反应,所以心理学认为:人们要学会理解认知思想、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另外一个自然也会随之改变。
行动转移法正是通过改变人们从事的事情,以及人们的行为,来影响人的态度或情绪。不同的事情对于引发人的情绪是不同的,例如运动会让人兴奋、情绪高涨,看书会让人沉静、心情平和,和朋友交谈会人让人心情放松,感觉惬意。当你在一种事情带给你不良的情绪时,尝试换个事情来做,会改变你的情绪状态,使你尽快走出不良情绪的困扰。
高考落榜的小丽陷入了情绪失落的低谷,看到身边的很多好友陆续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她更是感到心理失衡。于是,她决定出门旅游。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辽阔的海洋荡去了她心中的郁积,情绪平稳了,心胸开阔了,她又以良好的心态走进生活,面对现实,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在运用行动转移法调节自身情绪时,需要注意:选择的新的行动应能迅速使自己的积极情绪调动起来的。
在这方面,运用运动移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运动可以有效地分散注意力,运动者注意到身体新的感受,便容易将不良情绪的能量发散出去,因此能很好地改善不良情绪,使人心情愉快。因此,当你陷入情绪郁闷、痛苦,或情绪激动、与人争吵的境地时,你可以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