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提亲 下(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2      字数:4397
��些犯难,若真保密,说不定就象神臂弓一样,后世知道它装有一个机括,正是这个机括让它比欧洲的长弓还要厉害,可究竟如何,只有天知道了。现在宋九想破了脑袋,同样想不明白。物格学一样,如果真的保密,只普及普通知识还是没有用的,那么改朝换代之后,真正的数理化jing髓也会象神臂弓一样成为一个谜团。

  但普及,不怕契丹,它还是以游牧为主,若是真学习物格学,与儒学,这个国家能比拼过宋朝?也不怕南唐南汉,两个国家皇帝比赛着玩乐,还能想到物格学?

  他怕的是真正的外国。

  象欧洲可没有儒学,更不会将儒学视为正统,一旦得到它,没有儒学掣肘,将它视为正宗学问,普及起来会很快,那会不会提前崛起?可惜自己记得没那么清楚,不知道欧洲那边发展的历史。

  还有一个国家,倭奴国。

  如果全部放开,就象大白菜一样,演变成唐朝那种局面,将先进文化拼命地往那边传。受中国文明影响,这个猥琐的岛国由奴隶社会迅速转变成封建社会。正是中国文明典定了它的底蕴,若没有,与南洋那些国家又有何区别?可惜他不是皇帝,不然会想办法将这个国家文明打压回去。若这些学问传过去,同样也不好。

  实际一旦传播开来,那就是一个比拼重视,比拼发展的时候。现在没有事,再往后去事儿就大了,甚至这时宋九想到五个人,欧阳修,文彦博,司马光与二程,可惜他活不到那一天,不然在这四人未成长起来之前,将他们找到,一个个干掉!特别是司马光,将他干掉了,宋朝万事大吉。

  赵匡胤翻看一会,将它交还给宋九,宋九说道:“陛下,这也是一门学问,快编写好了,微臣斗胆请陛下写篇跋文。”

  “行,明天朕就将它送给你。”

  第二天宋九接到御赐跋文,一篇华丽无比的四六体,实际只要一句话就讲清楚了,大宋福泽延绵,好运气,天降异人,将学问传给我朝学子宋九,这意味着宋朝乃天命所在。

  然而它整整一千多言!

  宋九看了哑然失笑,这是标准的宋朝四六体文章。但肯定不是出自赵匡胤之手,就不知道那一个大臣代笔了。开始请工匠雕版。它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六册书。雕版印刷后会达到两千一百页,近一百二十万字符,是《说文》的十倍多字根。三稿,最多的一个学子代笔从写到修改,写了近十万字。包括五个先生,为了润se,每人也写了六七万字。

  燕博士看着它感慨万千,不容易啊。

  宋九一笑,多吗?后世有一个叫起点的地方。一年不码三百万字都不叫写手。一个人半年不到的劳动量就干完了四十六个人一年的劳动量。

  两千一百页,就意味着要雕刻两千一百块石板,还必须是正字反雕,正符正图反雕。

  为了图速度,宋九也不怕花钱,让衙内们请来三百多个工匠,几乎将京城各大书坊里大半雕工请来,仍嫌不够,又请求朝廷支援。从周边各州县到京城,调来四百多名工匠支援。还好,天气不冷不热,就着现在还空荡荡的仓库安置。在里面雕刻。这一抢,前后仅是雕版成本就达到两千多贯。钱用得多,也使速度跟上。若是七十名工匠雕刻。一人要雕刻三十块石板,天知道什么时候能刻完。

  工匠们在雕刻。宋九开始将试验室部分挪窝,勉强能量产化。还不及后世的玻璃,不过能达到大食过来最好的玻璃标准。但这是成熟的技术,非是大食那边偶尔烧出来的上佳琉璃,并且它更加能大型化与工艺化,成本也更低,再稍做改进,确实能做到如宋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