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遥远的地方(下)(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7      字数:3483
��地百姓种植,派几十名官兵驻守。还派了数员小吏管理。

  粮食不可能往中原调动了,然而这里除了种植粮食外。还能种植甘蔗香料,同时还会制造蔗糖,蜜饯,开采海珠珊瑚玳瑁,说不定未来还会寻到矿坑。大多数收入将归衙内所得,不过朝廷也将在这里征少量的税务。当然,朝廷在得到税务同时,会少量付出,例如提供兵器支持,政策扶持,少量官兵保护。

  现在收入不会很高,但它们面积不小,可能相当于宋朝近十分之一的面积。一旦有了规模,会每年为国家提供数万数十万缗的税务,不是小数字。而且减少了宋朝的金银外流现象,同时还会有部分关税所得。

  并且还有未来的计划。

  几家船队分出几艘船,将顺大洋岛绕岛环行一圈,南大洋岛是温带气候,适宜开拓各个大型牧场,那么就可以向中原提供大量中原所缺的皮毛。这还早,眼下就是这一系列的中小型岛屿的经营。

  若想经营,不能全部交给当地人,若那样,迟早会反水的。

  因此迁移一部分贫困百姓过去,在宋九计划里,打算在未来十年内迁移数千户百姓。

  但未说是迁移,而是暂时以雇佣的身份前去南海的。契期五年,五年后这些百姓就让他们返回中原了。

  否则眼下宋朝同样缺少百姓,整个宋朝包括江南,才勉强达到三百万户,若非宋九湖南广南一行,南方渐渐开始了大开发,百姓数量会更少。

  若说正式迁移过去,大臣们肯定会反对。

  可实际这些过去的百姓皆是几乎是一无所有的赤贫百姓,不然谁愿意漂洋过海,往哪里去?但到了哪里,有诸多衙内的支持,再加上朝廷的部分支持,一旦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水土,收获会巨大,要粮有粮,要收入有收入,要地,有的是广大原始的肥沃土地等着他们开垦,那么五年后,他们生活安定下来,又有几人愿意再回到中原做无根的浮户?

  二十几年过后,人口繁衍,这里将会出现几万户汉户,当地人再教导他们语言文字礼俗,也会全部汉化,那时这里将成为宋朝在遥远海外的一个分部。

  宋九很老实,利用进宫的机会,一五一十将他想法对赵匡义说出来。

  记住,除赵普的智商,其他人休想与赵匡义打马虎眼,老实地交待,赵匡义反而会喜欢。

  但眼下赵匡义与赵匡胤想法一样,有没有,并不在意,至于宋九所说的未来宋朝可能会达到几千万户,他也不大相信。可是会看中收入,未来这里汉户会繁衍多少,宋九未说,只说会迁居几千户百姓过去。这个人口减少,还是在赵匡义承受范围之内,权当让曹翰来了次屠城之举。于是同意了宋九的计划。

  朝廷承受了,就可以上台面开发了,那么这里除了檀香木时间长外,许多香料几年后就能成熟,收入会巨大,为了不让人眼红,又拉了一些衙内过去。

  同时过去的,还有几百户百姓,几十艘船只。

  百姓来自各地,但官兵与几个小吏是来自京城的,京城也有少量百姓,因此宋九带着衙内来送行。

  一辆马车徐徐到来,从马车上走下两个女子,一个是潘怜儿,还有一个俏丽的女子,大家皆很陌生,那就是窅娘。

  宋家出现一个美丽的俏婢也很正常,例如随玉苹前去契丹的大小苏,长相美艳至极,并不比窅娘逊色多少。

  然而接下来让大家奇怪了,宋九来到窅娘面前说道:“这几年吃些辛苦,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