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章 封禅(下)(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5:58      字数:3480
  宋九与三司官员捣鼓了十几天,又增加了一些方案,例如再次发出诏书,禁各地区征收金银进城税,让金银得以进一步流通。减少各地差价,抬高其准货币的作用,弥补钱不足。发出诏书,对西洋来的金银币进行甄别,从中挑出七八种发行数量大,质量好的金银币进行估算,然后允许其在宋朝流通。但为了防止大多数百姓不认识,准许百姓不接受它交易。主要它们还是贵,可以用来大宗交易。老百姓不认识它们,但各商人的管事不可能不认识。

  实际很早宋九就对赵匡胤提议过此事。但赵匡胤笑而不答,曾经一度让宋九心中诽谤。

  但不是赵匡胤做错了,那时实行会很困难。

  那时钱币不足,那怕在唐朝也不可能实行。

  没有河洲的发展,与书院商学的教育,就没有合格的小吏与管事。

  国家未大一统,商业还不能称为发达,就没有很好的基础。

  现在还有许多困难,但比那时的情况要好得多。

  宋九将这个草案递给赵匡义。

  草案写得很详细,可能会有误差,例如配给,不过问题也不大,若是钱币不足,各地官府可以拿出一些布帛来及时弥补。

  宋琪哼了几句,看到赵匡义虎起脸,才没有作声。

  赵匡义知道会有麻烦,宋九也老实地说了,可比直接增税肯定要强。而且利也远大于弊。

  若是眼下的财政,赵匡义也许会犹豫不决,但他内心深处还想讨伐幽州的,大哥在内库留了许多钱帛,然而高梁河一役打下来,用得差不多了。

  没有充足的财富,如何与契丹决战?

  赵匡义让大家散去。

  走出来,张齐贤叹道:“宋相公甚至远不及赵相公。”

  宋九微微一笑。

  宋九与赵普成了死敌,但宋九对赵普评价从来都不低。宋琪凭什么与赵普相比?

  可怜的李穆。

  吕蒙正与李至倒也罢了,李穆却是一个人才,然而在宋琪的治下,李穆如何能发挥才干?

  金铺顺利落实下去。

  但没多久,就从房州传来一个消息,赵廷美到了房州,心情低落可想而知。而且死了那么多皇帝皇储,孟昶,柴宗训,赵匡胤,赵德昭,赵德芳,李煜……赵廷美担心受怕,于是忧悸成病去世。

  赵匡义对左右说道:“廷美自少刚愎,长大后脾气凶恶,朕以同气至亲,不忍审之以法,让其俾居房陵,希望他能悔过,实际朕常思念。正想让他官复原职,没想到突然去逝了,我心中很悲痛。”

  说着大哭起来。

  兄弟情深啊,这好感人的一幕,左右一起感动的抹眼泪。

  宋九无辄了,只好举起袍袖,将眼睛遮上,不然怎么办呢,他可没本事来演戏。

  但不久赵匡义又感到不对,又在政事堂说了一件事:“有一个秘密朕一直未说,今天告诉诸卿家。廷美与朕非是同母所生,乃是朕的乳母所生。后来她又出嫁到赵氏,生军器库副使赵廷俊……”

  宋九与张齐贤瞠目结舌。

  李昉则不能错失良机,立即义愤填膺地说道:“涪陵公悖逆,天下共闻,这等宫中之禁事,若非陛下委曲宣示,臣等哪能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