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南方(下)(1)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6:00      字数:3068
  因此宋九不想碰它。

  这便是宋九在下面看了一个多月后召集诸商人的原因。

  大家捐款吧。

  开始捐得不多,宋九拿着这些捐款,用来建设围田。但做了几件事,第一件事便是将这些捐款用项写上,张贴在各县衙门口边上的围墙下面,透明它的用途。

  不过要感谢郭美美小姐,不然宋九也想不起来这个透明用途的好处,那么说不定它就会成为一个弊政。

  而且是集中起来用度,比如开发某某围,用的善款是张某某与李某某的,其他人尽量不用,集中起来,张李二人便好自发地查问款项的用度,起到监督作用。

  然后将张某某与李某某拉到这里,对大家介绍,你们要感谢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围。

  当然,这也要感谢后世的一些腹墨同志对雷锋的质疑,那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以及做好事不留姓名的精神固然让人敬佩,可几人能做到?

  人性是复杂性的,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

  人为不己,天诛地灭是占据主体的,拾金不昧只是外带作用。

  学不来的东西推广它有何作用?

  倒是标哥虽有炒作之嫌,虽捞取名声以及其他的好处,然而却能推广,有好处了便会有许多人自发学习,尽管这种做好事有着私心,然而终是一件件好事做了下去。

  并且它立即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看到老百姓的感谢,捐款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钱不仅用来筑围田,还用来放贷,贷款给贫困百姓,让他们买牛买农具。分作十年偿还,没有利息。

  每年九月下旬,派专人下去收回来,然后这些还上来的钱继续救援其他贫困百姓,但没有人催交。不怕不交,都写了姓名籍贯张贴出来的,你好了,还有无数贫困百姓呢,若是好起来还不交,那么乡里乡亲会对你怎么看?

  这还是利用人性。

  当然会有极个别遇到特大困难的。甚至被迫做流民的,都做了流民,离井背乡,还交什么?这是做善事的,非是谋利的。

  这是第一件事。

  其次建设一些草市,还盖了许多遮风蔽雨的檐棚。风雨无阻,草市不停,以用发展商业。

  接着兴修学堂,鼓励富人兴办攒助义学,兴修道路。

  而且这一下来,可能会有几年时间,宋九也不急。不急便没有多大动静。第一年动作小,然而到了第二年苏州各项收入就增加了,包括税务。宋九将增加的税务扣留下来,继续用来发展。但是该交的税务一文未少。

  因此到了第二年动静就有些大了。

  赵匡义关注宋九时,已是第三年,实际时间也有两年零两个月了。

  这一年动静更大。

  陈恕被赵匡义骂了一顿,便通知宋九,你们苏州税务增加,那么当多上交一点给朝廷吧。

  宋九回了一封信,你是杀鸡取蛋。还是孵蛋养鸡好生更多的蛋?子产治郑,三年百姓大乐,我没有子产的本领,君必须给我四五年时间,那么就可以将所有税务上交给朝廷。

  陈恕无奈了。

  不过四五年时间未必能使苏州变成天堂。但会产生巨大的脱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