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南方(下)(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4-09-23 16:00      字数:3068
  实际从这一年的下半年,苏州已经看到了脱变。包括一些他乡百姓看到这种变化后,纷纷来到苏州。

  直到这一年,宋九不必再开启什么模式。

  之前所做的,是能让大家借鉴的,若个个如此仿照,就象学写诗学习老杜的诗,只要学一个一鳞半爪,一个地方便治理起来了。

  感谢几千年夫子文化的尊尊,以及统治者的愚民政策,所以鲁迅说过一句话,中国人从来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的,只要有口饭吃不会饿死,就不会反抗了。只有连奴隶也作不得的时候,才会反抗一下。

  之所以各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是官员做得太过份!连奴隶也做不得!整成了王小波起义的巴蜀暗无天日的旁户。

  这很不好……

  “刁民”虽然难以管理,但也逼得统治者不得不小心地去统治。否则逼到一定地步,王朝便会被推翻。相比于明朝内治,宋朝内治显然做得更好。不过明朝的也不错,至少明朝不会培养很多奴才。

  然而李自成起义,一切没有了。

  或者如巴蜀百姓一次次起义,一次次造反,虽宋九现在的地位多少有些不喜,不过那样也逼得朝廷越来越重视,甚至非是良吏,那么就不可以担任益州知州。

  但这个宋九不敢说,因此他只有做。

  包括在苏州也是如此,不下命令,与大家谈心,然后闷头做事。

  似乎也能算是一种无为而治。

  直到这一年,宋九动作才大起来。

  一下子与潘家的几个舅爷拿出好几十万缗钱,砸了下去。

  可怕的一砸。

  这个钱还是用来当作那种无息贷款的,有了这笔钱,一下子所有百姓全部有了地,开垦了无数围,不管怎么说,现在苏州百姓户数还没有达到巅峰。家家户户有了耕牛,有了农具。

  不过也要感谢赵匡胤,在他手中就取消了牛税。牛马驴骡这些大型牧畜不管养多少,都不计入两户统计。因此牛数量在慢慢增加当中。

  然后又引进了北方先进的纺织机械,甚至请来一些优秀的织工教导百姓纺织技艺。

  往后世去,可能苏绣天下有名,可能松江棉业造就了明朝最富裕的地区。然而现在纺织业与工艺最发达的地区不是在江南,而是在河北与山东,次之成都地区。江南的工艺甚至还不如海南的黎蛮。

  并且由官府举办一年一度的织技大赛,前十名官府会可予了些奖励。

  正好这两年底子慢慢打好了,一下子投入这么钱下去,马上就产生了质的变化。

  宋九写信给陈恕,说还要两三年,若真的有两三年,苏州可能真的提前进入天堂时代。

  下面将宋九这两年来所做的事一一反馈上来。

  其实这时候正好发生了一件事。

  赵匡义以刘式为三司勾院使,刘式到了三司做了一件事。以前与辽国作战多年,供给主要来自江淮,然而许多贫困百姓交不齐沉重的税务,因此一直欠着,记在三司各部司的文书上。每到收成上来之时,各地官吏继续在强征这些逋租欠税,导致许多百姓轮为逃户。国家所得还不如所出。

  因此他上书请求朝廷将这些欠税一笔勾销,给江淮那些贫困百姓一份生机。大家也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便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