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经济上分析(2)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2-10-11 14:38 字数:3215
r />
如果克拉运河可以修通,那么石油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继续的翻看,各种工业品,还有石油的部分裂解无,石化产品,这是最大的重点的,无论是出口哪个地方,包括德国的,都有相当一部分的是石化产品,这个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p>
一份不足30页,不到2万字的文件,王荣民看的非常的细,几乎不放过每一个可能有的方面,通过这些数据,他对于克拉运河的信心再一次的上升,现在已经不是建于不建的问题了,现在是建成之后,酒精要如何发展的问题了,这个运河如果能够发展的好,对于中南省而言,这可是比之前的4条铁路贯通过来,最少好上10倍,甚至百倍的事情,真的弄好了,他一飞冲天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现在中国的发展方式,就是以经济为纽带的,只要能够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国家财富,一些缺点是可以包容,当然了,贪污腐败是一票否决,不可以打折扣的。</p>
本身,根据这个数据,他就可以做出建造运河的报告,可是从这份详细的资料上面,他看到了更多,大部分都是运河建成之后的,一些大的项目,他可以做到短时间,把东西分析清楚,可是一些复杂的,牵扯的广的,即便是他,只是分析了其中的好处,具体好在那里,就有些云山雾罩了。</p>
换做别人,只要这个项目对自己有直接的好处,肯定是第一时间,就拍板决定了,可王荣民不行,他必须要弄清楚,最少要弄清楚大部分的细节,比如说在运河贯通之后,利用陆上的铁路,减少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就如同中国运往中东的东西一样,没有通过苏伊士运河,因为怕英国的扣押,更没有绕行好望角,那里太遥远了,还有众多的不确定性,而是通过战前才修通的铁路进行中转,在铁路的承载能力达到的前提下,铁路比水路的效率更高,可是耗费却更大,水运是最节约,最省钱的运输方式的,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才能够显现出这个运河的具体作用,这不是一个简单知道就能够解决的。</p>
关于铁路物流上面的数据,牵扯的更多,这不但包括了东南亚,还包括了整个中国的铁路网,王荣民还多了一个心眼,让在财政部,商务部,工业部的同僚,帮助他打听了一下西南和西北这些省份的工业情况,还有一些通过铁路或者其他方法运出工业产品,运入原材料的情况,不可能详细到每一个列车,每一个车厢,却可以得到一个大概的数字,可是只要大概的数字就够了。</p>
在马六甲港务局的资料之中,王荣民看到了三个大的方向,钢铁为主的重工业,石化为主的化工业和轻工业,然后就是铁路航运为纽带的物流业和仓储业,特别是最后一个,是核心之中的核心,如果那个产业能够完成的话,对于整个中南省,甚至是整个中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p>
单纯对中南省的利好,不足以打动整个中国高层,可是如果是对中国的利好,在这个时代,必然可以获得通过,越是深入的了解这些资料,王荣民就微微有些后悔,他有些丢西瓜捡芝麻了,之前如果真的在这个项目上面,多耗费一点精力的话,就不会如同现在这样了,说不定,提前两年,中南省就可以获得数倍的发展。</p>
当然了,平心而论,当时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一方面,中央没有明确的信号,以大型工程拉动整个中国的发展,夯实基础建设,1200公里的航程优势,在运费大幅度上涨和船舶的成本大量的涨价的前提下,并不是值得一提的,另外一方面,还没有从巴库回来的石油,仅此一项,每年最少会少掉2万多艘商船,毕竟空船的情况下,还要付出过路费,这点需要考虑,节约的1200公里的航程跟过路费之间的比较,这些都是问题。</p>
王荣民不是沉浸在过去成绩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