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尧舜(下)(6)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54      字数:6905
>
  以及其他,包括余下数榷,木棉司,官田,房屋租赁等等,但只有几百万贯或几十万贯收入了。

  其实在史上,宋朝的坊场河渡也占了一个大头,一年收益几乎达到了五百多万贯,但到了王巨之手,将它进一步扩大,特别道路的兴修,陆续出现了许多新坊场,火药开矿也给坊场河渡进一步加成,因此它一年收益几乎达到了一千三百万贯。

  现在收回国有,胥吏能不能经营好,或者说经过他们的手,能有多少进入朝廷的口袋?

  以吕大防为首,李清臣、傅尧俞等人坚决反对。

  以孙固为首,刘挚、王岩叟等人坚持取缔。

  王存与胡宗愈等人默不作声,不过他们本身也没有多少话语权。

  还有一群人也默不作声,那便是章惇、韩维等少数幸运活下来的新党。

  也不要吵了,大事件发生了。

  正月末,银行司得分红了,其实银行司与原来青苗法性质真的不一样,银行司主要针对的对象,还是商人,甚至逼得王巨无奈,利用免役法与银行司相结合,向贫困百姓发放一定限额的贷款,真还不起,替官府做役了,然后官府将其役钱扣下来,还给各行务。虽然有些市利,但确实救了许多贫困百姓的急。

  现在免役法没有了,贷款对象则全部是商贾了,而且朝廷为求“仁爱”再三下诏,尽量减少逼债中一些丑陋现象。

  这就是一个信号,朝廷不催债了,俺们干嘛要还?甚至一些豪强将这些低利息的钱帛借走,于当地发放高利贷。

  还有呢,利息又少了两厘。

  于是这一年银行司的利润连三百万贯都不足。

  莫急,更精彩的好戏即将上演。

  如果它完全是朝廷产业那也罢了,关健它是“合资企业”,参股的还多是真正的豪强权贵,甚至包括许多外戚。

  现在收益锐减这么多,个个都急了,然后朝堂诸位大佬逼问孙觉。

  孙觉万分困窘,但过了几天后,孙觉忽然献出一策。

  朔党们倒行逆施,国家经济开始迅速败坏,但现在还没有看出来。银行司收入虽然剧减,但信用还是不错的,再加上一直缺少货币,各个绢交价值仍高过面额价值。

  孙觉便说,国家可以再发行一亿贯绢交,另外棉花开始普及,棉布价格大跌,可以用黎蛮的一些方法,用绢棉参杂,制造新的绢交,若是以大面额绢交为主,成本可以控制在三千余万贯。

  有了足够的绢交,银行司收益会增加。

  而且这些绢交的本身也可以盈利,甚至将余下国债全部偿还,国家可以轻松上阵了。

  还有一条,孙觉没有说,那就是可以使得这些契股得到大量分红,填补他们的怨气。

  吕大防觉得不妥,便问章惇,章惇圆滑地答了一句:“昔年王子安宁愿发行国债都没有倚靠发行绢交谋利,最好还是写信问一下王子安吧。”

  提到了王巨,大伙表情不自然也不悦,而且也等不及了,于是强行发行。

  这得有一段时间,得从各地调运大量棉花,以及生丝与其他材料过来。

  那些契股们得知消息也不闹了。

  众人视线又转向了章惇、蔡卞等新党,找了一个理由,将蔡卞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