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以神之名义(八)(3)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更新:2020-01-16 18:04      字数:13392
��,舒伦堡点点头。

  铁路系统的混乱只是整个公国后勤体系的一个缩影,无论前线还是后方,公国那种漫不经心的氛围随处可见,一切都充斥着混乱。

  后方忙着宫廷斗争,各方势力撕咬的不可开交,并且不可避免波及到了前线和后勤。前线的将军们一边忙着应付各种明枪暗箭,一边尽己所能的强化防御体系,抓紧训练士兵,尽可能提升补充兵的水平,让部队战斗力恢复到战前水平。不过效果不怎么好,从报告上看,那些拿惯了粪叉的年轻人到现在还有不少闹不清滑膛枪和线膛枪的区别,经常装错子弹导致枪械损坏。

  如果在人类大军杀来的时候,公国上下依然如此混乱,恐怕很难能保住他们脆弱的防线。为此,v.e公司除了加大武器租赁的力度外,还有必要从其他方面对公国提供援助。

  当然,这种援助的前提是不能对亚尔夫海姆自己产生不利影响,譬如提供工作母机、机床、冲床,短期内这些东西拍不上用场,从长期看还会威胁到亚尔夫海姆,所以这些东西并不在援助和出售清单上。

  取而代之的,则是v.e公司对公国的铁路、农业提供外包管理服务,并提供一定程度的物资和人员援助。

  “外包?”

  “没错,你可以理解为一种人力资源的租赁。公司提供专业人员对公国的方方面面进行代为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派遣员工的薪水由公国支付,如果他们觉得不满意,可以投诉或者解除合同,不过我觉得他们不会对薪水只有三分之一,工作效率却是官僚们三倍甚至四倍的派遣人员有意见的。”

  这的确非常诱人,但似乎对战争走势影响不大。

  “节约,上尉。”

  舒伦堡笑了起来,解释到:

  “公国缺少金币和效率,但不缺人头。将一些效能低下的部门外包给我们,他们可以节约出大量的金币去购买、租赁武器,也能节约出大量虔诚的灰sè牲口到战场上去使用这些武器。”

  罗斯联合公国在各方面都很落后,不论工业、农业,都是如此。尽管坐拥肥沃的基辅平原,每公顷小麦平均产量却只有可怜的1.4吨。假如由v.e公司派遣专家进行管理,测定土壤,根据霜冻和晴雨ri数和市场需求制定计划,让农民进行合理耕种,粗略估计每公顷小麦产量可以提高到6.4吨。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公国节省人力,依照舒伦堡自己的估算,一旦由v.e公司接手农业生产管理,每生产1吨小麦,公国每年可以从农庄、屠宰场、运输系统等相关部门的生产岗位上抽调2~3人成为士兵。

  工业方面同样如此,v.e公司虽不会提供制造机具,但可以对武器的运输、保养提供外包服务。这就大大降低了武器的报废率,缩短了武器维修的时间,还能为公国培养一批专业的维修保养人员。

  私下里,舒伦堡还向斯托雷平透露:公司还可以派遣讲师,对下级官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在外包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习。由此,公国既可以在未来减轻对外包的依赖,在战争结束后还能得到一批素质相对优良的职业官僚,从长远来说,这一点无疑极具吸引力。当然,派遣讲师开课讲授的钱还是要由公国来出……

  截至目前,这套外包计划究竟能为公国节约出多少人力资源,还没有一个具体数据,初步估计至少可以挤出5万左右的青壮年,已经足以拉平战场上的实力对比了。

  廉价、实用、快速见效,能够培养一批人才,更重要的是主导权依旧在公国手上——凭借这些优点,“人才外包”这个替代方案成功吸引了斯托雷平这位挑剔的客户,并且将之引荐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