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6)
作者:未知      更新:2021-09-25 19:05      字数:18544
��服务行业,这些辛苦工作的中产阶级,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被扣除之后,往往只能依靠省吃俭用来维持小康生活水准,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从他们身上“转移”收入。

  最近一些年,中西学界的一个时髦就是批判“美式的新自由主义”。他们说“无限的私有化市场化全球化会伤害弱者的利益”,他们说“除了追求效率,社会还应该追求公平”,他们甚至说“应该放弃所谓的华盛顿共识,而应该转而追求北京共识”,这些说法也许不无道理。但问题是,经过一百年福利制度的发展,今天的美国早已不是 100 年前那个自由放任主义的美国,无论在贸易保护工会势力收入调节政策倾斜方面美国都可以说是一个福利国家,他们所批判的那个“自由放任主义的美国”更像是他们想象出来的靶子,正如他们所说的那个“北京共识”发生在他们想象出来的乐土。我只知道,如果我生病因为交不起钱而被医院拒之门外,如果我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学,如果我每天辛辛苦苦工作12 个小时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如果这些都是普遍而不是个别现象,那么你叫它什么主义都无济于事。但是如果我的孩子不但可以免费上学还可以免费坐校车吃午饭,如果我收入低可以住政府盖的房子,如果我失业了可以用政府发的食品券买东西吃,如果我退休了可以按月得到体面的养老金,那么我所置身的制度就是福利制度,你爱叫它什么共识就叫它什么共识。

  民主请客谁买单

  美国总统大选马上就要到来。布什阵营和克里阵营早已赶到这个 4 年一度的政治“庙会”,正在锣鼓震天地“练摊”,各自吆喝自己的“土特产”:布什卖“解放伊拉克”的蓝图,克里卖他的医保方案;布什卖他的“减税计划”,克里卖它的“增加就业规划”;布什兜售他“反对同性恋婚姻”的主张,克里吆喝“能源自主”口号赶庙会的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叫好的叫好,起哄的起哄,好一派生意兴隆的热闹景象。

  问题是,这样一个热闹纷呈的政治庙会,谁来赞助

  联邦竞选法案推进“政治平等”

  据统计,美国 2000 年的选举年,用于选举的费用包括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总共30 亿美元。当年的总统选举中,除了动用政府公共资金 1。5 亿美元,布什阵营本身砸进去1。85 亿的银子,戈尔阵营也甩了 1。2 亿。平均来说,2000 年一个众议员当选要花费 50万美元,而一个参议员当选竞选费用是 450 万美元。今年的总统选举,到 2004 年 8 月为止,布什阵营已花费 2。1 亿美元,而克里也已掏了 1。85 亿。砸钱动作固然潇洒,让腰包鼓起来却没那么容易。这数以亿计的美元,上哪里去“化缘”呢

  同志们要说了:这还用问吗资本家嘛老愤青马克思 100 多年前就说过,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的委员会。既然政府是资产阶级的办事处,资本家一手交钱,政客一手交货,政治把戏不就是这个玩法。这个源远流长的愤青观点,至今享誉海内外。即使是在美国的媒体,“选举不是赢得的,而是收购的”这样的看法,也是屡见不鲜。

  资本家们是不是和政客们躲在秘密的小屋里,商讨收购选举事宜呢至少在选举这个事上,即使资本家和政治家有交易,也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根据美国 1971 年的“联邦选举法案”,凡是 100 美元以上的选举捐款,各党派候选人都必须上交收据,并用其选举开支进行核实。根据联邦选举委员会对这些收据的统计,大体而言,在近期选举中,除了联邦政府的公共竞选资金,候选人的私人资金有 4 个来源,各占资金的 14 左右:一是来自个体选民的小额捐款200 美元以下的捐款;二是来自个体选民的大额捐款200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