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奉旨横行(3)
作者:赤虎      更新:2024-09-22 08:42      字数:6243
将令吏部选候,边事息日罢。」从之。鄜延、秦凤、熙河兰岷路准此。”

  环庆路上兵力分配出自于范仲淹之手,他将环庆路上的州兵一万八分成六部。分别由六个“正将”统领,每个正将挂“都监”衔,经过一年战争,环庆路上又增加一个正将编制,但州兵总兵力已经只有5000人了。章楶这次要编制,朝廷同意增加一个正将,每个正将可以多设一员副将,这意味着环庆路上可以增加3000兵力。

  然而,环庆路上原本兵力缺额严重,与其讨要官衔编制,还不如补足现有的七个正将的缺额……但赵兴只敢在肚里腹诽这一决定,连续的征战,也导致一个现象,无数有功的人等待赏赐,增加正将编制也意味着可以提供一堆官衔。

  章楶听了这个消息,长长的松了口气:“朝廷终于肯了,我从去年就上书,如今五月天了,答复终于下来了,好!还有什么?”

  赵兴接着补充:“继任泾原路经略使的人选也定了,是谢麟。听说他已经启程赴任。还有,折可适的赏赐也下来了,加衔皇城使。此外,西夏人退兵的原因我也找到了:四月,河东、折克适同族叔叔折克行出师抢占葭芦川(保德西南),斩敌400余人,招降1000多户,获马畜上万匹。朝廷论功行赏,升其为知府州、加衔皇城使、象州防御使。”

  章楶叹口气,赵兴也跟着叹口气,两人什么话也没有说。

  相比折克行的功绩,折可适的功劳像是小孩过家家酒,令人提不起兴致。

  章楶沉默了片刻,忽然笑着说:“我在前线听说你也升官了,是吧?”

  赵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惭愧惭愧,我坐在家里也能升官,颇有点不好意思见前线将士……我现在是:宝文阁学士、守环庆路缘边招讨安抚使、除庆阳节度使(知州)、行庆阳团练使、朝奉大夫、宣正郎——这次我说对了吧。按朝廷旨意:我的阶官由23阶的承议郎升为从六品、19阶的朝奉大夫。加武衔——‘宣正郎’。”

  章楶笑着说:“如今你也是横行副使了!”

  赵兴不好意思的大笑起来。

  “横行”这个词作为官名,首先出现在宋代。宋代武官官阶自上而下有分为:太尉以下十四阶为“横行十四阶”,武功大夫以下八阶为“诸司正使八阶”,正侍郎、宣正郎以下十二阶为“横行副使十二阶”,再下面是“诸司副使八阶”……在这里,所谓“横行”阶官意思是:由于太尉以下“横行十四阶”都是高级统军将领,因为军情传递的关系,朝廷容许他们在京城闹市骑马奔驰,并容许他们带两三个护卫。而太尉一阶可以带两名护卫上殿,其他人带护卫上殿则要获得皇帝许可。

  至于“横行副使”,一般赐予属于前线带兵将领,他们没有资格在京城闹事骑马奔驰,但除了京城之外,天下各大郡县他们都可以骑着马,把街道当赛马场。

  由于“横行”这个待遇太特殊了,所以后来才有了“横行霸道”这个词。

  武官中“诸司使”这一阶官员虽然有可能高于“横行副使”,但他们都属于衙门里的后勤文职人员,所以没有闹市中骑马奔驰的资格,这让比他们稍低的横行副使官衔显得又威风又霸道。章楶带兵一生,也没捞到个“横行”的资格,这样他有点嫉妒,过儿出言调侃。

  两人笑罢,赵兴赶紧解释:“朝廷要封赏章老大人,怎么也是个‘横行十四阶’,我这‘副使’算什么。”

  章楶大笑,他伸了伸腿说:“没用啊,你看我这把老骨头,还跑得动吗?范德儒说的对,是该让你们年轻人跑跑了。我听说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