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陶大仙(2)
作者:山水话蓝天      更新:2020-03-04 19:29      字数:12154
/>
  赵佶第一次瞧见陶大仙这种神色,小心肝顿时提了起来,心脏扑通扑通一个劲狂跳。

  也是他喜欢踢球,经常运动,身体素质不说不错也是没大毛病,又正当壮年,否则非紧张得爆于心脏病不可。

  他指指天,“天师,莫非对朕这样的转世仙道友也有什么不能说的隐情忌讳?”

  赵佶用疑问带商量的语气说的,眼神却越发急切而凌厉起来隐有凶光:快说。朕要知道答案,心里好有数,才不管忌讳不忌讳。你是泄露天机会遭到天谴,死也要让朕明白。朕才不管你是死是活,朕没心思管你这个那个......“

  这一刻,他的帝王自私独夫本质也充分暴露出来了。

  对面的陶大仙目光敏锐,对赵佶的眼神瞧得清楚,心冷笑:”你这样的,贫道一小指头能弄死你。宰了你,贫道还能杀出皇宫逍遥而去。赵佶啊赵佶,你以为凭你身边所剩无几的太监高手和大内御林军能奈何得了我?“

  心思是这个,他却故意又迟疑不决了好一会儿才象是一咬牙终于结束了内心挣扎下了某种决心一样,又露出往日那种温暖喜人的笑容,只是笑容淡了点又含有些苦涩之意,指指天轻叹一声道:”此事涉及界秘密,属天机不可泄露。也罢,为了道友未来,贫道说一说吧。“

  他的慨然愿为万全道友而牺牲自我的高风亮节让赵佶有些感动。当然仅此而已。赵佶决不会因为道友陶大仙泄露天机会有天谴什么的麻烦甚至性命凶险不让陶大仙说下去。只要能成全他自己,必要时谁死了谁牺牲了他都不在乎。

  ”陛下知道,我道教人修的是仙,参的是天道玄机,讲究的是参天道成仙身以求脱凡举霞飞升。所以,我教人总是避世隐居,追求清静无为,人间若清平祥和无灾难需解救不现身掺和。而佛门则不然,与我们不同。他们修的是人道,讲究出家却入世经历红尘诸般劫波,经受考验,洗炼内心再出世脱凡,修的是心,其实是修神。“

  赵佶微微点头。

  这方面区别的常识,他是懂得一些的。

  ”修仙和修神同为成神仙,飞升界长生不老,得永生大自在,殊途同归,但这个过程却是有很大区别的。问题来了。我们道教人修炼,只需要修炼自身管好自己行了。难难在对修炼者自身的根骨要求极高,讲究的是仙缘。根骨不行,是浊胎浑骨,缺乏仙根,悟性再高,修炼再虔诚勤奋也没用。没有仙缘更不行。“

  ”佛修则不然。“

  ”佛家讲究众生平等。说凡慈悲心诚持之以恒,众生皆可成佛。禽兽有灵也可成佛。何况是万物之灵长的人?“

  ”也是说,修佛是不讲究根骨资质的。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只要你想修能修。大开方便之门,也赢得了人心。这一点我道教高明多了。我道教是精英修炼。佛修是众生皆可的普及修炼。至于能不能修成神佛,那得看你心是不是够虔诚,自身是不是够努力,有没有慧根,与佛门是不是有缘了。“

  ”我道门参天道,借天力成仙身,其间自耕自食,自己(玩)行。佛门修人道,参红尘,纠缠在俗世,又不论根骨好癞皆可,又无参悟的天道可借力脱胎换骨,想了道修成神飞升需要另一种力量——众生念力。“

  ”念力来自信徒,来自追随者。谁的名望大,信徒多,谁得到的念力之助多,谁可以更有成神的实力和机会。可天下这么多人,这么些念力来源,怎么可能供养那么多僧人成神?所以要争,不仅要和外部争,也要和内部争。寺与寺之间要争。同寺的僧人也要相互争。(不争,如何能当舒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