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发展(2)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27 字数:3161
��和强度是都够的。
西北是设么地方,这个时代,西北的环境,远比21世纪好的多,可是也是干燥多雨,这不是环境造成的,这是气候条件造成的,这里,毛竹有天然的用武之地。
毛竹跟钢铁相比,便宜了许多,也容易生长,竹类是生长速度最快的,一个60英尺的树木,可能要60年的时间,可是对于竹子来说,有适宜的环境,比如说下雨,可能就只需要59天,有时候,一天能够长1.5米,可怕的要命。
中国南方,有大片大片的竹子产地,以前这些毛竹,没有太大的作用,做成一些手工艺品,根本用不到,可是一旦棱堡大规模的建设,肯定要大量使用,这等于说节约了成本。
钢铁,未来也会研究,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武器时代,钢铁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系,赵信哪怕对他们了解不高,可是土制的小高炉还是可以做到。
这些在21世纪,被称为高能耗,低产出的高炉,在这个时代,在公元11世纪,那绝对是先进,有了这个,一定会把钢铁的价格压低下来。
研究的方向,更多的还是水泥。
水泥是唯一一个没有先例,虽然在烧制陶瓷的上面,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可是完全是一个不同的新的行当。
好在,水泥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在有了标准的配方,并且生产出水泥之后,研究新式水泥的活动,实际上是停止。
在热武器没有出现和普及的前提下,贸然研究新式的水泥,那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你用铁锤砸不开,跟用火炮砸不开,这在热武器时代,是两个概念,可是在冷兵器时代下,都是砸不开,强度更高的话,那就溢出了,没用了。
可想而知,未来棱堡时代,甚至是大建设时代,对于水泥的需求量是多么的可怕。
好在,只要配方弄出来,扩大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问题,用更高高炉,用更加方便的研磨工具,赵信甚至奢侈到,利用一些陨铁构成钢磨的基本构造,用一点点的雕琢,整合出了研磨工具。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机械传送件的,粉碎机,就是硬度更高的铁或者是钢,用来粉碎石灰和一些水泥的熟料,让他更加的粉末化,更加的好用。
在没有动力,没有蒸汽机,没有电的前提下,水力和人力,就成了基本的选择了。
水车是最简单的工具,在木匠们的支持下,在赵信用陨铁提供了关键的中轴,水车的兴建,已经不成问题了的,不但解决了碾磨和动力的问题,也带来了不错的灌溉问题。
苗家庄被重新规划,一些曲塘被挖掘出来,水车在水流的带动下,灌入到这些渠道之中,本身只有河边,或者是很近的地方,才可以水浇地,现在,在完善的沟渠之下,完成了整个苗家庄水浇地的改变,仅此一项,苗家庄未来的粮食收入,就会翻几个台阶。
一部分水车被用来榨油或者磨面,形成了一些作坊,可是更多的,就是用在水泥工坊之中。
水力的大部分的利用,把孙吉等人解放出来,当然了,为了避免没有水的地方,整个中原地带,水资源较为丰富,水力可以利用,可是如果放在西北,那就不行了。
如果说要大规模的普及棱堡,当然不能在中原建设水泥厂和砖厂,这些都是建筑材料,比起粮食什么的,要沉重许多,这个时代,没有后世发达的物流,最好,也是最节约的方法,就是在到当地兴建,运输距离最好不要超过200里。
关于水泥的研究,进行的相当的顺畅,扩大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