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发展(3)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27 字数:3161
��,增加水力和人力的机器,极大的节约了人手,水泥已经从最开始的小批量生产到中等程度的生产,一个小型的水泥窑出现了。
水泥已经拥有了量产可能性,一个个的技术被攻克,一连串加强生产,降低能耗和消耗的技术出现,这些都作用到了实际之中。
在卡牌系统之中,关于水泥的价格也飞速的下降,达到了之前3成的程度,也就是说看原来的水泥的价格,跟现在相比,是三倍。
更低的成本,带来更高的收益,也会让棱堡的价格有较大的减少,跟预想的不一样,最终只有一成,使用量最大的水泥和砖头,不是棱堡价格的主体。
砖头没什么好说的,红砖一出来,就比青砖廉价,可是小规模生产跟大规模生产,不像是水泥那样的明显,毕竟使用的材料都是黏土,煤炭,这两样,在这个时代,相当的廉价,至于人工,在苗家庄比较高,在别处,可以忽略不计,北宋拥有着天然的工人,厢军,而且只要需要,随时都可以扩大到数倍,甚至是十几倍的程度。
水泥和砖头两者加起来,棱堡的价格下降了1成半,也就是说,原来3000贯左右的成本,现在降低到了2550贯左右,看起来不多,一旦棱堡的数量足够多的前提下,这个节约的数量也不少。
实际上,赵信很清楚,这个对于棱堡的降低,已经到达极限了,原材料的降低,不是那么容易,以后如果再继续降低,就需要统筹上面,如何让人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作用,把工程分成不同的断,最终协同的完成,这个方面做好了,棱堡的价格也能够降低。
这点赵信并不清楚,他最多只能够按照他所了解的东西,还有一定的经验方面,做出一些提点,未来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要看那些施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