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铁路(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36      字数:3117
�那么定海军虽然在人口上面,无法跟汴梁相比,少了几十万的样子,可是青壮年的劳动力,却是完爆的。

  定海军是一个新兴城市,不能说完全没有老人,可是老人是很少的,不是定海军不要老人,是因为一个新的城市的一般性规律,造成了老人和孩子很少。

  定海军人口的来源,最初的时候,是来自淮南东路的受灾人口。

  大自然是以为伟岸的力量,大自然的选择是一个可怕的选择,是残酷的几乎冷血的,在自然面前,任何的仁义道德甚至是亲情什么的都不复存在,只有冷酷的选择。

  通过和不通过两种选择,通过代表着活下来,不通过代表着死亡。

  早在去年就遭灾了,哪怕是经过了政府的救济,勉强活下来的,都是壮年和孩子的,老人和体弱的,几乎是提前淘汰掉了,饿死这个最为可怕结果。

  灾民是这样,厢军和工匠,他们有父母老人,但是一定程度上面,先过来的,都是壮年人,最起码也是能够工作。

  100万人的城市,可以重体力劳动的年轻壮年,居然有50万男性,这些是定海军劳动力的主力,还有20万健妇,剩下少年还有半大的小子,也有不少。

  之前的几个月,没有快速的发展,就是因为,孙吉等人,还是以北宋经验来发展定海军的,没有什么疏漏,却效率不高,每一个人只要干好上面布置下来的一点点的工作,就可以了,没必要在做其他的。

  这种的效率,在数十万人的庞大人力面前,每人干一点点,聚沙成塔下来,结果也非常可观,当赵信抵达的时候,整个定海军已经有了一个城市的样子了。

  本以为,这样的结果,会让赵信非常的满意,可是的赵信到来的时候非常不满意。

  效率低下是关键,另外一方面,一些无用功,会重复劳动,在这样的前提下,最初的时候,赵信更多的工作,都是放在协调上面,协调整个人力配置,协调钢铁厂的生产,协调整个定海军的布局。

  工业化跟封建社会的明显不同就是,效率,用更少的人力,更加方便快捷的完成工作。

  封建社会讲究的是陶渊明,采菊东南下,悠然现南山,就算是最为辛苦的农人,除了农忙时节会忙碌一点,在平常时间,都相当的空闲,甚至还有老婆娃子热炕头的生活,只要是有足够的粮食,也就是农民们最大的期盼。

  可是工业化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效率,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当这个人的劳动,嵌入到无数的人的劳动上面,最终哪怕一个人有一点点的提高,最终的提高却是几何数字。

  工业,合作和生产,这些产生的化学效果,足以提升定海军的效率。

  在孙吉等人目瞪口呆之中,定海军的发展,开始迅猛加速。

  毫不客气的说,定海军目前生产效率,最少是北宋的上百倍以上,或许还比不上大名铁匠作坊的效率,却也相差的不多。

  大名铁匠作坊,能够用几万人的人力,生产处整个北宋,几十万铁匠,甚至是上百万的人手,都无法生产出来的铁料,效率提升是关键。

  在百万人辛勤的双手面前,定海军获得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一天一个样子,公路是终点,一条条主干线联络,让这个城市拥有了血脉,现在通行在这个血脉上面东西不多,却让定海军变的更好。

  在用脚走和用轮子来走的情况下,当然是轮子的效率,比双腿来丈量来效率更高。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