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请港口(3)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9      字数:4131
sp; 虽然说,工厂的生产,有一定的极限,可是足够的原材料,才能够支撑工厂运转。

  定海军,经过了调控,一些重点的企业,他们的原材料是够的,却称不上的足够,甚至一些时候,海运出现少许的问题,或者是运输的一些问题,还会出现暂时的缺货。

  这种情况不经常出现,却会略微的影响效率,这也是所有负责人急需要改革的。

  可惜,他们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在海岛之上,最方便的运输就是海运,虽然现在,定海军修建了环岛铁路,在一些关键性的工厂之中,也设置了铁路线,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先是送到了铁路上面,然后通过铁路到了港口,然后装船运出去,物资运过来,也是如此的。

  看起来,不错,在合理的调度之下,他们也很容易的利用这个方便的交通,把定海军的无数产品运出去,送到了北宋的各个地方,可实际上,一次货物的运出,就牵扯到了两次的搬运。

  一次搬运,是从的工厂内部,送到火车上,这中间,稍稍远一点的,还需要先把货物送到了马车上,然后用马车把货物送到火车上面,这就牵扯的步骤更多了。

  就算是送到了火车上面,也不算完,还需要在港口,把他们运送到船上,不说出去之后,单纯在定海军,就要搬运两次到三次。

  定海军拥有着发达的铁路和公路系统,无论是用马车,还是用火车,都相当的方便快捷,在货场和港口,还有一些帮助搬运的工具,这总是不方便。

  之前工厂距离港口较远,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够依托铁路,他们调整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货物和原材料能够提前到达,这需要对港口和铁路进行协调,减少其中的消耗。

  这本来就是负责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当然了协调生产也重要,可是他们会留给负责生产的副手,他们外连的更多一点。

  如果说,没有这个运河的话,这样的事情,会一直持续下去,可是多了这么一个运河,就不一样。

  这个运河作为赵信督办的,整个定海军最重要的运河,深入到定海军的内部,一部分的工厂,就在运河之上,一些稍稍远一点的,也只是一两公里,这个距离,是可以接受。

  很多负责人,稍稍考虑,就想到了一种可能,直接装船,不经过铁路的转运的,这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

  这个想法,最初是一个曾经在港口区工作的提出来的,他通过计算了从工厂到铁路,通过铁路转运,再通过火车卸载下来,并且装船,他保守估计,如果直接装船运走的,可以节约2天的时间。

  两天,或许在时间效率并不高的地方,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的,有时候,官员们去的休息,去会友,就会浪费一两天的时间,甚至更多。

  可是对于的定海军,已经实行了流水线的方式,几乎在流水线上面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确到秒,甚至是更低的时间来说,2天就很多了。

  少了这么两天的时间,会让货物更快的送出去,会让原材料更快的抵达,在相同的时间之中,可以积累更多的原材料,只要调整开工时间,就可以做到更有效率的生产。

  现在的定海军,是买方市场,基本上,无论生产出多少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强大的销售团队给卖出去,这种情况之下,生产的效率高低,直接代表着经济效益。

  这种效益,在别的地方不重要,在定海军,就非常重要了,对于这些负责人来说,这个数据,就是升级的基础。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