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渔船和夜盲症(3)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49      字数:4157
��蔬菜,还没有找到,或者开发出来,与其在这个上面下功夫,还不如普及肉食更高一点。

  实际上,蔬菜,那是在21世纪,提倡了健康饮食的前提下,才逐步的被提出来的,补充维生素a,最好的,就是肉食,特别是动物的肝脏。

  这些食物之中,大量的蕴含维生素a,跟胡萝卜素不同,这个食物,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对于夜盲症,有直接的作用。、

  在基本解决了温饱的问题的前提下,增加食物多样性,降低粮食本身在饮食结构之中的比例,这对于的提升人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不说,素食不好,只是在人体素质,连一个基准线都没有达到的前提下,过度的要求素食,这反而不利于整体的发展。

  现在的定海军,才刚刚发展,如果不是赵信提高的工资,如果不是整个定海军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定海军给涨的工资,真的能够让每一个人的生活素质提高么?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在区域之中,如果粮食或者是其他生活必需品,都是有限的前提下,贸然的提高工资比例,让整个区域之中钱多了,物价也会飞涨起来。

  赵信可以提升很多东西的效率,可是有一种东西,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提升的,那就是生物的生长。

  定海军已经开始在北宋的范围,开始推广养殖业,可是这个推广的速度不快,没有很好的,足以养活牲口的饲料,要想大规模的饲养动物,这非常难。

  用粮食是肯定不合算,这样成本太高,就算大规模普及养殖,肉类的价格,也不可能大幅度的降下来的。

  这实际上,也是肉食贵的根本原因,如果按照每个人,每天吃1斤肉来算的话,一个月就是30斤,普通的猪肉,差不多要2.4贯,这样高昂的花费,除非是贵族,否则一般的家庭,甚至地主,都花不起。

  定海军可以,一般人的工资水平,就是30贯,稍稍熟练一点的,拿到50贯是没有问题的,一个人一天吃一斤,也不过是2.4贯,毛毛雨了。

  可是,钱未必能够买到肉,没有大规模的养殖,没有私聊,各种肉类的到非常的困难,北方的草原上,还可以放牧牛羊,可是在中原,在南方,怎么办。

  常规的肉类,大部分都是农村散养的猪,通过打猪草,剩饭,还有其他的一些补充,一年时间,甚至是两年时间才能够长成,这样的零散数量,用于供给原来的需求,是有余的,可是定海军就不够了。

  这也是定海军非常没办法的事情,对于其他的物资,都没有限制,只要有钱,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可是对于肉食来说,是定量。

  目前,定海军已经费尽千辛万苦,从很多地方收集肉类,还有从西北,耗费巨大的精力,转运,也不过是保证,没人每个月平均2斤的肉。

  这个数量,只不过能够让一般的家庭解解馋,没办法彻底的解决夜盲症的问题。

  这不能怪定海军的官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定海军再有钱,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肉给买光,人家也未必愿意卖。

  人口庞大到一定程度,任何的一点的平均,都可以变成一个庞大到可怕的数字。

  200万人的定海军,一个月2斤的话,就是400万斤,按照一头猪200斤来说,一个月,就是2万头猪。

  这个数字,就算是放在19世纪,20世纪,都是可怕的数字,也只有21世纪的大中国,可以无视这一点,可是在这个时代,那是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