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长城修不修(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53      字数:4281
��的辽国能够对付的。

  辽国在这两年,实力下降的厉害,失去了草原上,庞大的族裔,还有失去了幽云,前者是兵员和人口的来源,也是辽国的基本盘,有了这些人口,辽国的很多的东西都可以做,比如说征兵,比如说赏赐和粮食。

  可是没有了这些,辽国的基础兵员就大规模的减少,虽然说在最初的时候看不出来,可是之后,大量的减少,到现在,整个辽国的常备军已经下降到了40万左右。

  现在,就算是40万,也没有办法保持了,没办法,辽国的粮食和肉类的产量不足,连中枢的官员,贵族都在节约开支,逐步的减少各方面的消耗,以保证的能够活下去,军队就更是如此了。

  相对于人口,幽云的损失,看起来不怎么起眼,毕竟原来在辽国的版图之中,幽云的地位并不高,那是汉人们集中的地方,天然跟游牧部落都无法相比,可是失去了他,不但失去了一个庞大的粮食来源,也失去了来自汉民的铁。

  后者是最重要的,原来维持一个几十万人的重骑兵,不但需要大量的铠甲,日常的更新,打造,修理,这些都需要人来进行。

  失去了幽云,虽然说在辽国还有一些铁匠,可是最底层,最基础的缺少,让辽国的重骑兵铠甲的生产,下降了9成,同时,各种的修理,损坏,甚至是保养,也大幅的减少。

  现在,40万的军队,按理说,应该全部是重骑兵,可是实际上,重骑兵的数量,已经降低到了25万左右,并且以每年3万的速度,在迅速的减少。

  2万的军队被歼灭,这对于辽国来说是一件大事,可是他们没办法反应,没有粮食,没有钱,甚至连军队的状态都不好,在冬季即将到来的时候,贸然的动手,胜利了还好说一点,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辽国已经承受不起再一次的损失了。

  恐怕连定海军都没有想到,一直以来强势的辽国,在衰弱了之后,就会这么的懦弱,当然了,这个辽国朝堂上面的争论,还是非常激烈的,一些老牌的贵族,还沉浸在大辽国的状态之中,想要讨伐这些不臣,反倒是那些普通的文官,认识到了这些,认为现在对于辽国,应该做的,就是巩固。

  一方面巩固原来版图,尽可能的把汉民给集中起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让他们重新的冶炼和耕种,少了幽云,这不可怕,在东京和中京的周围,还是有土地,只要能够开垦出来,用来种植,还是可以度过难关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增加冶炼的人手,当辽国的军队恢复战斗力,以往失去的都可以拿回来。

  不得不说,辽国目前,还是有些能人的,他们的这个做法,看起来是有些缩头乌龟了一些,可是却是目前最适合辽国做的,按照这样,只要给汉民方向,未必不是一个中兴,几百年后,女真就是这么做的,满清从最开始,一个边境的势力,发展成为一个灭亡明朝的势力,来自汉民的那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不再分化,把汉民同等,或者提高地位,在汉民的这些天赋之下,无论是耕种,还是冶炼,都可以快速的发展,连边陲一地的女真都可以发展,更别说还有大国骨架的辽国。

  可惜,辽国在这个时代,真的是生不逢时,他们地处在正蓬勃发展北宋的北方,拿下幽云,消化完毕之后,强大的北宋还会继续的攻击,如果没有外力的话,说不定几十年之后,灭掉辽国,并且统一整个东亚,这不成什么问题。

  不过,更可怕是定海军,从登上东北开始,就宣告了辽国的未来,现在,是一切没有基础,有个2年的时间,在东北和蒙古兴建了一系列的城市,道路,甚至是铁路之后,来自东北的攻击,将会更快的灭亡辽国,这是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