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长城修不修(3)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3-03-25 20:53      字数:4281
>
  辽国在积蓄力量,定海军在快速的发展,北宋也依然的平稳的发展,甚至对于刚刚当上了首相的韩琦,还有中年中兴的仁宗来说,这是最为舒服的时刻的。

  庆历八年,北宋过的比庆历七年更加的舒服,从庆历六年开始出现的各种工厂,因为定海军的转移,变得更加的出色的,整个工业规模,在庆历七年,庆历八年这两年的时间之中,增加了十倍,税收虽然没有增加到十倍这么的可怕,却也有好几倍,加上中央政府的净利润总额,毫不客气的说,庆历八年算是一个巅峰。

  财政收入冲过了1.2亿贯,跟4年前相比,四年前只有现在的一个零头的。

  庞大的收益,也让北宋相对比较有底气,在定海军对东北进行攻击和巩固的时候,在庆历七年末,稳扎稳打了幽州之后,开始对云州进行了攻击。

  面对着这样的攻击,云州基本上就没有任何的抵挡,早在反击幽州未果的时候,辽国就已经开始了一定的收缩了,把兵力收缩回来,云州连一个像样的城池都没有,唯一算大的,又被元昊一把火给烧掉,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的。

  北宋几乎没有废太大的功夫,就收回了云州,把整个从山海关开始,整个长城的部分给全部拿下了。

  在拿下了这个关键性的防御体系之后,因为北宋中央政府有钱,就有人提出,重新的修缮长城,完善整个北宋北边的防御体系。

  这个提议还真的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毕竟,从古到今,这么长的时间,

  长城就是整个中原民族的防御基础,从春秋战国时期,再到秦汉甚至是唐朝,也就是到了宋朝的时候,因为曾经的儿皇帝石敬瑭,把幽云给送出去的。

  这让整个北方屏障,彻底的消失,为了抵抗辽国的庞大的军事优势,北宋不得不在河北放置了大量的军队,不但庞大的驻军,还有规模庞大的防御性的关口,这些占据的,是被应该成为的良田的土地。

  现在,伴随着幽云的收回的,在原来一览无遗的河北大平原上面,跟幽云山脉这边,布置的兵力,防御的难度,这截然不同的,

  如果说,之前没有钱北宋还在经济赤字之中,就算是占据了幽云,也需要考虑,是否修建长城。

  可是现在,因为收入的大幅度增加的,几乎每年都会增加两三千万,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来增加的话的,未来5年时间之中,每年可以投入1500万,到2000万,用于这个项目会中。

  哪怕长城本身,已经年久失修,大部分都已经背废弃,可是庞大的资金,钢铁,水泥和砖头,这些会让原来繁重和耗资巨大的长城,变得容易许多,或许的四五千万,贯,就可以把整个长城都给修缮一次。

  当朝堂上面的方向,都向长城迁移的时候,却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就是目前的首相韩琦,他伙同富弼,还有欧阳修,共同提出了暂缓修建长城的意见。

  长城是屏障,也是军事的防护工事,不说缅怀和回忆,单纯就长城的防御体系,防御效果上面,就可以看出来的得,这个需不需需要修建。

  而举出的例子,正是山海关

  用4个棱堡,彻底的封锁了山海关,让敌人大队人马无法的进入,相对于蜿蜒万里的长城,这个投入更少,而且防御力也更强。

  在这个意义上面,长城不但耗费巨大,还没有什么作用,真的修了,也不是不能修的,北宋的财务状况,可以支撑这么庞大的工程,也不会劳民伤财,可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