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草原血火(一)(3)
作者:
星空漫游者 更新:2023-01-12 06:34 字数:4994
蔡锷一怔,半晌之后苦笑一声预案只做了一个粗的。另外现在部队状态也有变化,你这么一说,我倒还真是有些疏忽了。原本想着至少还得守个半个月。”
“既然我来了,这事咱就一起干吧。”蒋方震嘿嘿一笑,摩拳擦掌地说道,“说起做这个,我是行家里手了。”
蔡锷哈哈一笑,心里那层阴霾似乎也消散了不少百里,将来我要做了方面军司令,肯定抬举你做参谋长。”
蒋方震也是朗声说道松坡,改天我做了总长,也要抬举你做个方面军主官。”
两人对视大笑,崔瑞看着这情形,也跟着笑了起来。可每个人的心里,却都似乎有些沉甸甸的,有些莫名的烦躁。
蔡锷的思绪,忍不住回到了北京,想着那位面目似乎已经有点模糊的青年皇帝,想着生死未卜,据说已经在紧急手术后送回北京进一步治疗的萧岚,想着在那一场惨烈的内战中埋骨青山的陆大校友们。
他莫名地叹了口气,竟然有了几分苍凉的气息。
中华帝国国防第十团一营阵地。
这支脱胎于镇国军,作为“国防军”的历史只有短短十年的军队,由于某些超常规的因素,已经成为了一支组织严密,训练有素,并且拥有并不逊色于欧洲列强一般军队的荣誉感的武装力量。虽然基层士兵甚至士官的文化程度依然非常有限,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识还没有那么深刻,但至少在第四师这样的王牌武力中,现役军人们,依然具备了高昂的士气,拥有为国牺牲的觉悟。
在这支国防军的王牌部队里,青年军官普遍受到了系统而严密的军事训练,对于军事条令倒背如流,对各种武器的性能了如指掌,对于连排乃至营这样级别的军队事务,都有着系统的认识。他们营养良好,从小经受军事化训练,十几年半军旅和正规军旅生涯打熬出来的身体,能够胜任各种艰苦的军事任务。
他们经过初小,高小,陆小(初中),陆中(高中)的教育,经过在军队的见习生涯,乃至经过陆大或其他陆军高等院校的教育,对于国家拥有强烈的认同感,对于这支军队的光荣传统也有着强烈的荣誉感。他们渴望着通过一场战争来证明,渴望着通过这样的一场战争在这个国家中拥有更高的地位,改变和家人的生活,也希望能够对这个国家发挥影响。
这支部队的士官们,大多出身陆军小学,却没能进入陆中。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有限,在这个教育资源依然匮乏的国家里,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能接受更加系统和高深的军事和文化教育。他们还有一些人,来自于基层的士兵,由于作战的勇敢和机智,立下了特殊的功勋,经过士官培训课程的教育和考核,加入了士官这一陆军中至关重要的阶层。
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部队服役多年,与士兵同呼吸共命运,深刻了解士兵的思想,对下属每一个个体的思想动态了如指掌。他们是这支部队的筋骨,接受着军官阶层-军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指挥,从事着军队中最主要,也最普遍的任务— 训练,内务管理,财务和勤务组织。
这些士官,很多人年龄都不轻了。他们都是老兵,战斗经验丰富,单兵和小分队作战的素养甚至可能超过了很多新毕业的军官。他们的经验不仅仅来自课堂的教授,更来自老兵们薪火相传的经验,以及战场上血泪经验的累积。他们被士兵们钦佩地尊崇为兄,为父,士兵们对一些老资格士官的爱戴和尊敬,甚至超过了军官。
对军官,他们更多的是敬佩和惧怕。因为军官代表了军队的权威,代表了军法和暴力。
这支军队中的士兵,和其他各支军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