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草原血火(一)(4)
作者:星空漫游者      更新:2023-01-12 06:34      字数:4994
�,是军队真正的血肉。

  他们来自天南地北,按照国防部的分配命令拿着介绍信和证件来到这支部队。他们中的一半人是战前补充进来,经过了较为充分的训练,并且拥有了实战经验的老兵。还有一半人,是刚刚补充进来,只完成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之前还在师补充团进行恢复性训练的动员兵,当然,如果从服役经验和年龄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可以被称之为老兵:因为他们是动员的退役预备兵。

  这些士兵们,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农村,而且多半是次子,或者三子。按照中华帝国的继承法,农民的土地和房产由长子继承。这就导致一贯“多子多福”,“多传香火”的中国农村,出现了大批生计无着的次子,三子。

  这些年的工程建设,房产建筑,以及工业发展,吸收了相当一部分这样的次子,三子人群,很多人进入了城市,或加入了半军事化管理的工程建筑队伍。而这些年,随着军队地位重新开始抬高,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甚嚣尘上,这些正处于后青春期,有一定的文化(多半是初小或高小),在进城之后又对的社会地位有些不满的青年,开始找到了一条上升的捷径,不但可能通过立下军功进入帝国的中产阶层,同时还能够实现报国的梦想,于是大批的次子,三子人群,成为了近两年帝国扩军的主要兵源。

  相对于他们老实巴交的父兄,这些人更加野心勃勃;相对于他们寄托了全家希望,努力读书的小弟,他们更多了底层人物豁得出去的赌性。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投机心理,心里面除了报国的一腔热血,更多的是通过军队这一阶梯改变人生命运的渴望。

  可他们终归还是出身农家,本质上还是淳朴,懦弱和有些懒惰的农家子弟。

  虽然经过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补充兵大部分还都是曾经服役三年退伍后重新召回的老兵,在平时也表现出来了高昂的士气,很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但当面对着绝对优势的敌人,直面死亡的时候,很多人本底里的懦弱和散漫随时可能义无反顾地爆发出来。

  陆子熊是家里的次子。

  他家是当年黄河发水,从河南老家要饭要到湖北,一家姓罗的地主看他们可怜,收留下来做了长工,后来看他们老实可靠,就收做了佃户。小二十年下来,主佃关系处得不,帝国减租减息之后,罗家也遵守法令削减了地租,再加上农会组织农民互助写作,改进耕作技术,引入良种,家里种地的收成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地主家里的子弟受到新式教育,逐渐把资本转向工商搞起了农产品加工,对佃户的依赖更少,佃户租子的负担更轻了几分,家里也有了些生气。

  陆子熊甲午之后上了小学校,但由于成绩不佳,只读了初小,一直给罗家做小工。后来眼看着成年了,却还没个正经营生,眼看大哥已经成亲开始成为顶梁柱,按照帝国的继承法,将来爹娘一死,土地房产都归大哥。三弟一路顺利进了县城的初中,更显得他陆子熊一事无成。

  后来,当年进了陆小,现在加入部队的小伙伴炫耀,陆子熊一跺脚干脆投了军。

  由于常年干活,身体不,再加上当时表现的也不,新兵甄别的时候被选送了国防军第四师,成为了补充团的一名三等兵,并且因为身高体壮,被选拔为轻机枪组的副射手。

  此刻的陆子熊,抱着步枪坐在隐蔽部里,脸色有些发白。隆隆的炮声,如同催命的鼓点,此起彼落,震得人胸腔发闷。偶尔一声巨响,陆子熊就会剧烈地颤抖一下,脸上露出惊恐万状的神情。

  一排副排长,准尉郭宁有些鄙夷地看着他,在心里骂了一句熊兵。”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