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作之合(二)(2)
作者:
星空漫游者 更新:2023-01-12 06:40 字数:6233
�的铁矿石和稽消费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大部分锌,铜消费量的四分之三,全部的铩,络,鸦,都需要进口。德国的谷物和棉huā只能满足本国八成的需要,他们还缺少最优质的舰用无烟煤,几乎没有石油资源。,…
“不列颠掌握着世界上最广阔的领地,全球最主要的络铁矿产地新喀里多尼亚和罗德西亚,属于不列颠和法兰西所有,主要的铩矿产地加拿大萨德贝里,是不列颠帝国的一部分,德国进口的铃和锌则来自于澳大利亚。…,
“通过牢牢地控制住这些对于德国经济至关重要的营养物,不列颠也就在一定成都上保障了自身的安全。然而,在这一天,这一体系开始从根本上出现动摇。中华帝国,不列颠的盟友,以其广袤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将为欧洲大陆的军事强国提供另一条资源通路,可以让德意志的工业机器和军事机器不受控制地〖自〗由膨胀。…,
莫尔莫连笔锋一转,又转向了那个最近让不列颠人感情复杂的东方“盟友”:……”………,中华帝国,尽管在几十年来走出了梦幻一般的强国之路,甚至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不亚于欧洲强国的成就,但他们在工业技术的总体水准,科学技术积累,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距离欧洲文明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但从现在开始,将有一个欧洲第一流的工业强国,以国家的意志,全面参与到这个东方国家的经济活动之中……”“……是的,这是东西方两个军事强国对文明世界发出的挑战,这是东西方两大德意志帝国携手奎实现行国际秩序主导权的开始。德国人的工业水准,教育,军事科学,基础科学能力,〖中〗国的丰富资源,人口,广阔的土地,有利的地缘政治,以及他们分别在陆军和海军各自具备的强大优势,这一个联姻,几乎可以确定,从他诞生在世人面前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深刻地动摇了传统的不列颠秩序。”“…笔者并无意质疑中华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开展商业合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也并非对这两个强大的帝国抱有某种与生俱来的故意。
但笔者在此谨提醒诸位:当不列颠绅士正在富裕而豪华的庄园中歌舞升平的时候,两个最强悍的邻居正在走向联合。”
莫尔莫连的文章,如同在篝火之上又泼了一锅油,顿时引发了英国朝野普遍的争议。长期沉湎于英帝国威力,开始更多把目光从国际形势转向英帝国内部种种复杂的殖民地问题,劳资问题,财政税收问题的英国中上阶层来说,一直被视为高枕无忧的不列颠霸权,突然之间仿佛就濒临瓦解,这让很多人的惊愕之余也不由得真正开始了某种忧虑。
与此相比,另一个条约,似乎没有那么刺眼,但在某些高瞻远瞩的英国精英政治家眼中,却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一月十五日中德双方代表在北京草签《中德文化交流协定》。
该协定共有五条,三十二款,其主要内容包括:德意志帝国将在北京成立“中德文化交流专项基金”投入三亿马克,主要购买〖中〗国的铁路债券,市政债券和优质么司债券和股权,〖中〗国政府则投入对应的一亿华元,购买德国优秀企业发行的华元债券和股票,其分红全部用于中德文化交流项目。
其主要项目包括:德国大学每年接收〖中〗国政府公派的两百名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由专项基金提供基本的生活补贴:一千名甲等留学生由专项基金提供其大学本科到研究生毕业的全部学费,基本生活补贴和交通费。此外,德国政府每年还将接收两千名乙等留学生,由专项基金承担其本科学费:三千名丙等技术留学生,由德国企业和专业学校对其进行三年制的高级厂矿技术人员培训。以上全部人员的初等和复试选拔由〖中〗国方面负责,最终的考试和人选由德国方面负责。
此外,〖中〗国方面则�